全院新闻

more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全院新闻 > 正文

一次人工智能的启蒙与脑力激荡——计科院13名本科生参加2019年寒假新加坡国立大学智能科技训练营(第四期)纪实

发布时间:2019-02-23点击量:


2019年1月22日-29日,以“沟通国际合作,畅想人工智能”为主题,由机电工程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主办,太阳集团www0638和数学与统计学院协办的2019年寒假新CDIO世读--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智能机器人技术训练营(第四期)访学项目在在新加坡开展,我院13名本科生参加了本次访学项目。本次训练营旨在通过短期访学,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新加坡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和成果,了解新加坡大学的本科教育体系,开拓视野,培养创新思维。
 


 
 


初识人类语言和智能语音交互技术
1月22日下午,不顾旅途劳累,同学们来到了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STAR),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资讯通信研究院高级科学家Dong Minghui博士先向同学们介绍了A*STAR的各个部门,包括BMRC、JCO、SERC和ETPL以及SERC等的研究方向,随后董博士给同学们做了“Speech Processing  Platform:AcousticModel,Lecxical,Machine Translation,               Dialogue Technology, Meeting Recognition and Summarization”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机器翻译技术、自动对话技术和自动会议语音识别与摘要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与实际应用。董博士团队的孙研究员以Employee Analytics为例,演示了团队大数据分析的成果,使同学们对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有了初步的概念,对智能语音处理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8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讲座教授李海洲博士为同学们带来了“语音识别技术与AI的历史发展”的报告。李教授刚刚大病初愈,依然坚持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语音识别技术报告。从第一台语音识别装置“小狗Rex”,到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的“TeleFIQS”系统;从语音识别受到的种种质疑,到现在语音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李教授进行了生动的讲解。通过和学生现场示范和互动,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语音识别的方法。通过这场报告,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语音识别的别样之美,更从李教授对待学术的严谨执著、对待人生的坚韧与执著上受益匪浅。

 
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饕餮盛宴
23日上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机器学习与视觉实验室负责人冯佳时(Feng Jiashi)教授向同学们做了“Deep Learning for Visual Understanding”的报告,带来了深度学习及计算机视觉的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讲解了两者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现状与深度学习技术在人脸识别、深度图像超分辨率(Deep Image Super-Resolution)、图像去雨滴、图像去雾、图像去雾霾、超限人脸识别、人脸去遮挡与人脸年龄识别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成果进行了演示,这些神奇的成果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大数据处理在商业中的应用
26日上午,由“Shopee”(东南亚电商平台)的首席科学家Pan Yaozhang教授给同学们带来了“Driving Business with Data Science”的报告,围绕机器学习的概念、机器学习的主要核心算法、机器学习所处理的问题分类以及一些相关案例展开,分析了近十年机器学习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对由传统的人为灌输性学习逐步变化为机器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了讨论,总结了现阶段深度学习算法的特点:从数据中得到规律,并自主地学习这些规律;在情况有变时自主调整,从经验中预测未来。报告使同学们意识到作为核心的机器学习将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院长的报告加强了同学们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感受科技对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技的快速发展。

 
 

 
了解新加坡科技创新体系及机器人初创企业
23日下午,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来自Neph Tech的王圣啸博士向同学们作了题为“Provider of a User-Centric Blood Vessel Surveillance Programme for Dialysis Centres”的报告,重点讲解了他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能够有效监测血管壁厚度的产品原理并分享其开发经验与经历,使同学们了解了人工智能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艰辛。来自中新智擎的Huang Wei Bo博士向同学们讲述了机器人产业的应用现状和技术架构,分享了自己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经验。“智能机器人的最后,依旧是取决于AI技术的发展。”在介绍完机器人产业的现状之后,黄巍伟博士又引领同学们展望了AI技术在机器人产业的应用前景。黄巍伟博士的总结激发了同学们对AI技术的学习兴趣。
 


 

 

24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著名教授Dr. Marcelo Ang带领同学们一起,对未来的机器人进行展望。Dr. Marcelo Ang就机器人的发展过程,指出机器人的发展目标是研发以人为本的智能机器人。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授以无人驾驶机器人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智能机器人应有的特性。


 

28日上午,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的吴龑博士给同学们做了“Introduction to Robots and Robotics”的报告,带领大家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吴博士从“机器人是什么”这一根源性的问题出发,结合机器人和机器学的发展历史,循循善诱,带领同学们随着时间溯流而上,探究机器人的奇幻世界。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吴博士联系当下机器学习的热点话题,在反应学习行为和适应学习行为两方面,层层剖析,系统讲解机器学习的核心工作体系。将同学们带入了机器人未来的世界。
 


 

在听完教授们的报告后,同学们已迫不及待想与机器人进行亲密接触。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机器人实验室,同学们接触到了最新的各式机器人,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握手机器人和由气压控制改变形态的充气机械臂等。前些年大热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机器人,也是其导演在参观实验室后受充气机器臂的启发而诞生的,在实验室博士生的深入介绍下,同学们对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体会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情况。



 
创新设计思维课程(Design Thinking
25日下午,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SIMA)的陈丽颖院长引领学生以创新的思维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脑力激荡法则”,使同学们逐渐提炼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堂课以“反转课堂,小组合作”的形式,由陈院长首先按照设计思维的5个阶段扩宽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从校园生活中发现亟待解决的问题。随后各个学习小组通过对用户(学生)的采访,模拟了用户群中不同的人物画像。根据各组基于采访形成的人物画像,进一步描画了客户体验之旅,又通过突出瓶颈问题和勾画紧张局面帮助方案优化者找到问题的痛点,从而达到为小组提出优化方案提供了着手点。
同学们受到其他学生意见的启发产生灵感,最大限度的激发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智能化宿舍”的概念;基于AI为学校快递点分散的问题构想出了一款便于寄取的机器及APP;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选课系统、解决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根据人工智能设计了一款全新概念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三方互动学习的APP,能较好的解决现今大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这堂课长达4个小时,但学生们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突破了固有观念束缚,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李青山书记看望同学们
23日上午,太阳集团www0638李青山书记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赴新加坡招聘组的其他成员来看望同学们,参加活动的招聘组老师还有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公茂果老师、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田红心老师、电子工程院长廖桂生老师和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执行院长李晖老师。各位老师来到学生上课教室,与同学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学生在新加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离乡访学的同学们倍感温暖。公茂果教授勉励同学们珍惜在外访学机会,希望大家能依托新加坡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到一些新技术。李青山书记与同学们进行了合影留念,并对同学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此次访学活动,了解新加坡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发展,重新思考自己理想。
 







 
结束语
为期7天的新CDIO世读-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智能机器人技术训练营(第四期)转瞬即逝,同学们在1月28日下午进行了分组报告,把自己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所感所悟和在新加坡的体会进行了总结分享,由张蓉丽博士、权义宁老师和钟华倩等老师对大家的报告进行了验收,并评出了优秀奖。李海洲教授亲自为优秀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并为每个同学颁发了结业证书。



 
汲取营养滋润心智,通过亲手触摸、发散思维,构想现实生活中的人工智能框架,通过这次训练营活动,使同学们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知识并学以致用的热情。同学们将以本次出国访学为契机,努力学习先进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及国际化视野,肩负历史的重托,施展远大的抱负,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太阳集团www0638沈玉龙教授课题组4篇论文被IEEE ICC 2019录用
下一篇:太阳集团www0638沈玉龙教授课题组4篇论文被IEEE ICC 2019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