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通知

more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通知 > 正文

2022 CCF中国开源大会会议通知(第四轮)

发布时间:2022-08-07点击量:

一、会议简介

2022 CCF中国开源大会(CCFChinaOSC)拟于2022年8月20日至21日在陕西省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CCF开源发展委员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太阳集团www0638具体落实,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负责实施,得到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西安软件园发展中心具体执行。大会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白金赞助商,阿里巴巴集团、汇丰科技、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引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赞助商。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开源创新,引领未来”。

大会为CCF开源发展委员会的年度会议,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成立于2021年12月,主任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教授。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是CCF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开源算法平台构建”科技攻关、“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构建产学研项目成果共享孵化机制,加速产教研深度融合的开源生态建设。委员会重点聚焦共同打造开源、开放、中立的产学研协同开源创新服务平台,探索建立CCF开源项目孵化机制,培育原始开源创新项目,依托CCF联接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形成产、教、研联动的开源创新模式,推动CCF开源品牌建设和开源社区运营,为CCF会员乃至全球开源创新实践者提供高水平的开源创新服务,助力我国开源生态建设的发展。

作为第一届CCF中国开源大会,本届大会将组织特邀报告、开源高峰论坛、开源发展委员会路演、社区论坛、技术论坛、教育论坛、开源创新大赛培训等20余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大会将邀请10余位开源及相关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与知名专家,为大会带来特邀报告并参加开源高峰论坛等活动。目前已邀请参会的两院院士与知名嘉宾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廖湘科,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怀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凝晖,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德沛,工信部科技司司长谢少锋,清华大学教授胡事民等。本届大会预计将吸引参会单位超过100家,作为中国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诚挚地邀请开源领域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的学者、从业者、师生等前来参会!

二、会议安排

会议时间

2022年8月20-21日

会议地点

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报到时间及地点

1. 2022年8月19日,全天,组委会推荐的嘉宾所住酒店

2. 2022年8月20~21日,全天,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官网

http://chinaosc.ccf.org.cn/

三、会议协同举办体系

主办单位

中国计算机学会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承办单位

CCF开源发展委员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支持单位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白金赞助商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商

阿里巴巴集团

汇丰科技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引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四、大会出席院士与嘉宾



 

五、会议组织机构

1.大会主席

王怀民 王 泉 孙文龙

2.程序委员会

主席

周明辉 包云岗 李青山

委员

王 庆 王千祥 毛晓光 尹 刚 余 跃 陈海波 崔宝秋 章文嵩

彭  鑫 蒋 涛 程 华 谢 涛 谭中意 毛新军 卢宇彤 边思康

江 波 孙海龙 李光杰 李 岛 杨丽蕴 何 昊 何征宇 何均宏

何 焱 张宇霞 张松海 陈 渝 单致豪 赵生宇 胡事民 姜 宁

堵俊平 黄凯锋 崔笛

3.组织委员会

主席

李青山 刘旭东

委员

田聪 苗启广 刘西洋 沈玉龙 李 瑞 徐悦甡 张 亮 王 璐 褚 华

蔺一帅 覃桂敏 刘如意 王小兵 张 南 于 斌 焦晓鹏 朱光明 李光夏

董洛兵 王徐华 蒋志平 卢景月 李佳楠 张 宁

4.财务委员会

主席

刘旭东

委员

李 瑞 徐悦甡 王 涛 高 祥

5.宣传委员会

主席

李 瑞 徐悦甡

委员

褚 华 王 璐 蔺一帅 蒋志平 朱光明 董洛兵 张 宁 于 斌

6.赞助委员会

主席

章文嵩

委员

王 庆 王千祥 毛晓光 尹 刚 余 跃 陈海波 崔宝秋 彭 鑫

蒋 涛 程 华 谢 涛 谭中意

六、会议日程


2022年8月19日

2022年8月20日

2022年8月21日

七、会议论坛组成

八、会议重要时间

 

九、会议注册费标准(含晚宴)

●CCF会员(1500元/人) ●CCF学生会员(1000元/人)

●非CCF会员(2000元/人)

会议注册链接:

https://conf.ccf.org.cn/web/html5/HYJS.html?channelId=8c8f4f05e1da4112abc7691bb58f0aa0&globalId=m9769030103808122881652953427655

说明:本次会议通过CCF会议管理系统缴费,退费遵守《CCF关于会议注册费的退费规定》。

十、住宿与交通

1.住宿指南

本次会议推荐酒店将在会议网站陆续推出,参会代表可通过会议网站预定协议酒店,住宿费用由参会代表自行结算,发票由住宿酒店开具。

本次大会所推荐酒店,陕西宾馆雀笙酒店与安朴酒店都将由会务组提供酒店至会场的摆渡车服务,陕西宾馆雀笙酒店距离本次会议的举办地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约15分钟车程,安朴酒店距离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约5分钟车程。西安高新区喜来登酒店距离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步行约10分钟。酒店预订链接http://kaili.kailimice.cn/f/WuTdwF

 

2.交通指南

机场抵达:

1)打车:全程约35公里,约45分钟,约85元

2)公共交通:机场大巴城西客运站线——到达城西客运站下车——城西客运站乘坐公交272路/186路——到达西三环天谷六路站下车——步行约787米,约12分钟到达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全程约1小时50分钟。

高铁抵达:

1)打车:全程约27公里,约50分钟,约70元

2)公共交通:北客站乘坐地铁2号线——到达小寨站换乘地铁3号线——到达丈八北路站B口出——步行约230米,约5分钟丈八北路科技路口站乘坐公交405路——云水一路天谷六路口站下车——步行约100米,约2分钟到达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全程约1小时30分钟。

火车抵达:

1)打车:全程约20公里,约50分钟,约50元

2)步行约1.2公里,约17分钟五路口站乘坐地铁4号线——到达建筑科技大学李家村站站内换乘5号线——到达汉城南路地铁站D口出,步行230米约4分钟北窑头公交站乘坐公交405路——云水路天谷六路口站下车——步行约100米,约2分钟到达西安高新国际会议中心,全程约1小时30分钟。

十一、疫情防控须知

1.参会人员提前关注“陕西一码通”和大数据行程卡;在陕西一码通提前完成信息预填报登记,点击进入陕西一码通报备入口进行报备。

2.参会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3.参会期间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密切接触;

4.参会期间参会人员应避免外出;

5.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得参加:

①近期有出入境史的人员;

②健康码非绿码的参会人员;

③近期有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或疫情发生所在县(市、区)旅居史的参会人员。

6.低风险地区及无疫情地区参会代表落实3天2检;

7.如防疫有新要求,请以最新通知为准。

十二、会议联系方式

会务组负责人:李瑞 13572258139

会务组:徐悦甡 13772165725  胡同13379017513

会议住宿:杨群 15109234031

附:大会各论坛信息

——企业与社区论坛——

开源雨林企业合规与贡献论坛

论坛主席:

堵俊平

论坛摘要:

开源已成为全球软件技术和产业创新的主导模式,大量企业在使用开源软件,企业开源软件占比5成,已经超过专用软件。但当前在国内,大多数企业没有经历参与开源,贡献开源和领导开源等阶段。这客观上造成了这些企业在使用开源软件的过程中,对于开源许可证的内容、软件的合规和安全风险缺乏全方位的了解,导致在实际业务中存在较大风险。开源雨林计划以开源的方式来推广开源,将共建单位多年积累的开源经验开放出来,结合企业在业务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推广诸如:开源合规,供应链管理,开源社区贡献规则等对企业开源至关重要的知识与内容,推动企业用户在实践中安全合规的使用开源以及高效率的贡献开源,包括在国内大力倡导正能量的开源理念和文化。本次开源雨林session将围绕社区和企业实践,来阐释企业如何用好开源,以及开发者在开源社区如何高效贡献等热门话题。

论坛内容:

堵俊平:开场致辞

马全一:开源雨林赋能精选

高琨:企业开源治理实践

王荷舒:开源法律合规实践

钟 君:开源项目健康度评估体系

姜 宁:社区文化与贡献者精神--如何融入开源共同体

高琨,郭雪,堵俊平等:开源圆桌(企业开源应用痛点与反思)

报告嘉宾:

1.报告人:堵俊平

摘要:介绍开源雨林项目发起的相关背景,阐述项目的愿景,以及近期的进展情况。

报告人简介:华为云与计算开源业务(OSDT)总经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技术监督委员会)主席,LF AI & Data基金会主席、Apache软件基金会Member, Apache Hadoop PMC & Committer以及Apache NuttX, YuniKorn等项目导师。加入华为前,历任腾讯开源联盟主席/数据平台部总监,Hortonworks Hadoop核心团队(美国)负责人等角色,积累了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开源领域长期的研发、管理和业务经验,具有广阔的技术视野和业界影响力。

2.报告人:马全一

摘要:从技术角度解析开源雨林内容中的合规要求如何实现

报告人简介:华为开源运营专家,容器技术、DevOps等领域技术专家,openEuler社区运营总监,openEuler技术委员会委员。擅长开源领域的商业战略规划、社区运营、开发者关系维护和布道等开源相关工作。长期活跃在Python、Gentoo、Rust、Golang、Kubernetes等中文开源社区,创立国内第一个Docker中文社区,深度参与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和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两个基金会的筹建。

3.报告人:高琨

摘要:分享企业在开源治理上面的工程能力优秀实践,在大会上向其他企业能力传递。

报告人简介:2014年参与华为开源治理工作,有7年开源治理工作经验,现在华为负责开源软件工程能力建设相关工作。

4.报告人:王荷舒

报告人简介:王荷舒律师从事知识产权行业十余年,处理过数百件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多种类型的诉讼及非诉案件,熟悉不同知识产权的确权及维权、跨国技术转让与许可、反垄断、国际仲裁、司法协助、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的实务。曾代理我国关于GPL开源协议问题的诉讼第一案,对开源协议进行深入研究。

5.报告人:钟君

摘要:介绍开源社区是如何进行数字化运营,如何结合着AI、大数据等相关的开源项目帮助开源社区度量并建立健康度,活跃度等评估体系。

报告人简介:华为开源开发团队的高级软件工程师,致力于openEuler、MindSpore、openGauss、openLooKeng开源项目的数字运营系统建设以及运营指标模型搭建,她也是Linux Foundation CHAOSS开源社区的Maintainer,OpenStack Manila Core Reviewer,openEuler Infra Sig Maintainer,openGauss Infra Sig Maintainer

6.报告人:姜宁

摘要:通过开放透明的协作方式,开源焕发强大的生命力。依托开源共同体的力量,我们可以把个体的智慧凝聚为群体的创造力,本次讲座将从开源的共同体的协作文化入手,结合贡献者的成长实例为大家介绍融入开源共同体的最佳实践。

报告人简介:华为开源能力中心技术专家,前红帽软件首席软件工程师,Apache软件基金会2022年董事、Apache Local Community(ALC)Beijing发起人 ,有十五年以上企业级开源中间件开发经验,有丰富的Java开发和使用经验,函数式编程爱好者。

论坛主席:堵俊平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基础软件与开发语言开源论坛

论坛主席:

单致豪

论坛摘要:

基础软件是构成数字经济“万丈高楼”的底座,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共同构成基础软件体系的三大支柱,基础软件和开发语言是IT软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拿来主义”这种传统解决方式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桎梏了国内基础软件的创新。近年来,国内基础软件研发走过了从“拿来主义“到创新研发的道路,得益于开源社区的支持,许多项目得以迅速成长。

“基础软件与开发语言开源论坛”邀请到在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基础软件领域,以及编程语言领域深耕多年的开源专家,深度分享开源软件研发的创新之路,社区建设及实践经验。同时在本论坛中,还将重磅介绍面向高校师生所展开的“开源摘星贡献者激励计划”活动,以鼓励开源实践、爱好者们投身开源项目生态共建。

论坛内容:

蒋彪:OpenCloudOS:打造全栈国产操作系统社区

谢孟军:Go开源生态发展与中国社区建设

陈莉君:系统性能优化的路有多长

耿 航:基于“开源摘星计划”的开源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圆桌论坛:如何参与基础软件开源社区建设?

主持人:耿航

对话嘉宾:单致豪,蒋彪,陈莉君

报告嘉宾:

1.报告人:蒋彪

摘要:

1. OS行业背景(CentOS停服、国产化)

2. Linux发行版(社区)分级体系

3. OpenCloudOS社区简介

4.全栈国产操作系统社区的思考

报告人简介:腾讯云操作系统研发技术负责人,OpenCloudOS开源社区技术负责人。操作系统和内核领域10+年老兵,Linux社区资深发烧友和committer,丰富的OS和内核开发维护经验,熟悉操作系统全栈技术。主导完成腾讯自研内核调度器VMF(VM First)的研发,并大规模落地,实际效果(实时性、混部场景的隔离性、基于VM的混部架构和规模等)行业领先;主导完成一系列原创云原生内核特性的开发和落地,整体打造TencentOS云原生内核、RUE(如意)、云原生调度器等技术品牌,形成行业向影响力;主导完成智能网卡场景CPU全售卖底层技术研发和落地;主导阶段性完成腾讯云底层性能优化,落地高稳实例、S5/S6/SA2/SA3等主流机型。

2.报告人:谢孟军

报告人简介: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他是世界知名的Go语言领军人物,Go语言中国首席布道师,Go基金会主席,Gopher China社区创始人,参与了各种Go开源项目的开发,文档等工作,著有开源框架Beego和《Goweb编程》,同时有bat、bee等各开源软件。在工业领域,他是江苏省智能制造专家、工业互联网联盟特聘讲师、Apple数字供应链的架构师,在Apple任职期间负责中国区制造系统的架构设计和实施,完善了Apple中国区生产制造流程的优化和供应链的管控。

3.报告人:陈莉君

摘要:从应用程序到硬件是一条长而又深的路,任何一个程序一旦执行起来都离不开这各个环节,在这条路上,需要从哪些层面进行优化,优化的方法论是什么?业界的热点技术eBPF为优化带来哪些优势?本次讲座将从这些方面与大家分享。

报告人简介:陈莉君,西安邮电大学教授,20多年驰骋于Linux开源世界,撰写、翻译Linux内核相关书籍10多本,培养了一批批活跃在Linux第一线的科技人员和优秀学生。两次被中国开源联盟授予“开源杰出贡献奖”。

4.报告人:耿航

摘要:想让顶级开源项目创始人成为你的老师吗?「开源摘星计划」由腾源会推出,联合了国内外10多个顶级基金会以及70余家开发者开源社区,通过贡献辅导和成长激励等方式,助力开发者及高校人才更好地了解开源,更快地跨越鸿沟,参与到开源的具体贡献与实践中。通过本次分享你可以了解到:

1) 开源摘星计划介绍

2) 为什么鼓励高校人才/开发者参与开源

3) 进入开源社区的N种形式

4) 开源新手通过哪些路径接入

报告人简介:现为腾讯开源专家,NextArch基金会TOC,木兰开源社区运营负责人,也是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执委,SODA基金会AC委员会成员、Ceph基金会大使、中国开源云联盟副秘书长、腾源会导师。曾获2021年中国开源33人,2021中国开源优秀人物、2019-2020年度社区贡献奖、2018中国开源云超级人物奖、2018尖峰人物奖、中国开源云联盟2016年度杰出个人等。目前主要致力于开源项目孵化、开源标准化、开源教育、开源治理、开源商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工作。

论坛主席:单致豪

简介:现任腾讯开源联盟主席,在云原生、微服务、边缘计算、大数据和开源生态等领域拥有十余年的实战经验。领导腾讯云开源生态团队,并与Apache基金会、Linux基金会、CNCF、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等国际开源组织合作,以开展全球性的开源创新协作。担任Linux基金会董事会观察员、TARS基金会董事主席、Linux基金会Akraino边缘计算TSC、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TOC、木兰开源社区TOC、中国云原生产业联盟技术专家、开源社顾问委员。曾获InfoQ十大开源杰出贡献人物、中国信通院尖峰开源人物、COPU中国优秀开源人物、SegmentFault中国开源先锋、GOPS微服务年度风云人物、Go中国最具价值专家等殊荣。

蚂蚁开源:聚沙成塔,相信社区的力量

论坛主席:

何征宇,边思康

论坛摘要:

“软件吞噬世界,开源吞噬软件”是一个既成事实,在改变着每个参与其中的技术人。对于组织而言,开源意味着开放透明并更易于获得信赖;对于技术人而言,开源意味着交流和更开放的职业成长路径。

蚂蚁追求“科技向实“,相信”聚沙成塔“的积累。通过多年的投入,蚂蚁开源沉淀下了云原生,数据库,AI框架,前端生态等多个领域的活跃的开源社区。我们通过讲述蚂蚁开源人从”过去“一路走来,深入打造社区的历史,展现蚂蚁开源“今天”务实的态度,以及希望能为行业开源开放、蓬勃发展的“明天”尽一份力的长期目标。

来到“蚂蚁开源”的分论坛,你会了解到:

•「如何在开源获得能力成长」:作为研究型爱好者,开源能带来的生产场景实践机会;

•「开源技术给行业的价值」:企业如何实打实的使用开源,投入开源如何顺接到就业机会;

•「可以立刻和蚂蚁开源“玩起来”的机会」:展示蚂蚁开源的可参与项目和参与方式,以及目前的社区情况。

论坛内容:

林峰(御术):AntV开源,一场怀揣着梦想的远征

黄挺(鲁直):SOFA开源的故事—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社区为中心

封仲淹(纪君祥):金融行业高可用和稳定性挑战:开源分布式数据库的探索

刘勇(天猪):cnpm -回顾陪伴国内前端蓬勃发展的8年

洪春涛(赤霄):TuGraph:从清华到蚂蚁,打造极速的开源图数据库

曾欣欣(诚空):Web互动引擎Ant Graphics Engine的开源探索之路

高晟(发散):支撑企业开源生态繁荣的蚂蚁开源治理核心能力及内部实践

报告嘉宾:

1.报告人:林峰(御术)

摘要:十年开源路上的沉淀与思考,以AntV为例分享运作一个开源项目的黄金圈法则(The Golden Circle)、蚂蚁如何撼动大象(竞争破局)以及造个好轮子的“3C标准“

报告人简介:林峰,花名御术,蚂蚁集团支付宝体验技术部平台前端Leader,资深数据可视化技术专家,从Apache ECharts创始人到AntV掌门人,多年来一直积极推进国内数据可视化开源技术建设与社区发展。

2.报告人:黄挺(鲁直)

摘要:走向社区:SOFA为何开源;在社区中存活下来:SOFA如何保证项目持续演进;以社区为中心:让SOFA在社区中更加繁荣。

报告人简介:黄挺,花名鲁直,蚂蚁集团中间件团队负责人,主导了蚂蚁金融级分布式架构SOFAStack的开源工作。

3.报告人:封仲淹(纪君祥)

摘要:过去十年,金融行业技术应用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业务多元化和数据爆炸增长。用户对于“金融级服务”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数据的可用性,易用性,健壮性等。同时,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也对生态的多元化,中间件适配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分享以OceanBase在金融业实践应用为例,从技术架构、数据关键链路、系统关键服务、资源、使用体验等方面,展示了OceanBase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解决内部问题到试图解决行业问题的生态探索。

报告人简介:封仲淹,花名纪君祥,蚂蚁集团研发总监,OceanBase开源负责人。Apache Storm PMC,Apache RocketMQ Committer, Alibaba Jstorm founder,曾任阿里集团中间件开源能力中心负责人。从事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内核驱动研发多年,9项专利,曾负责阿里中间件部门实时计算平台, 负责阿里实时计算业务。

4.报告人:刘勇(天猪)

摘要:前端包管理发展史;npmmirror -中国npm镜像站;cnpm开源项目;企业级包管理的那些事;cnpm rapid -回馈给国内外社区的创新黑科技。

报告人简介:刘勇,花名天猪,EggJS、CNPM核心开发者。Node.js在前端领域目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或许未来前端领域的变革使得一切工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但不管怎样,我只是希望当下能认真记录自己以及同行者们在这个领域的所见所想,与正在经历前端工业化演进并被此过程困扰的同学交流心得。

5.报告人:洪春涛(赤霄)

摘要:TuGraph是蚂蚁集团自有知识产权的极速图数据库系统,于2018年研发完成,并于2020年经官方审计,以7.6倍的优势打破LDBCSNB图数据库基准测试纪录,成为该项纪录世界第一。今年8月,蚂蚁集团宣布开源TuGraph。在这次的分享中,我们将讲述TuGraph的主要设计理念,以及这些设计如何帮助TuGraph获得极致性能。最后,我们还将分享TuGraph开源后的发展方向。

报告人简介:洪春涛博士于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要从事并行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研究;后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从事分布式系统和大规模机器学习研究;2016年联合创建了北京费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TuGraph图数据库;2020年加入蚂蚁集团,目前负责主持蚂蚁图数据库研发。

6.报告人:曾欣欣(诚空)

摘要:Ant Graphics Engine(下文简称Oasis)是蚂蚁集团RichLab互动科技团队开源的自研互动图形引擎,是一款移动优先的高性能Web互动引擎。本次将和大家分享Oasis在web端互动领域的探索和应用、Oasis在开源领域的探索实践,从内源到开源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如何与我们共建、基于编辑器的工作流以及XR领域的探索。

报告人简介:曾欣欣,花名诚空,蚂蚁集团Oasis引擎团队核心开发。

7.报告人:高晟

摘要:开源软件治理规则,成熟度评估、技术及生态治理相关机制是“软件十四五”中针对“繁荣国内开源生态”提出的关键命题。本次分享从蚂蚁集团内部的开源生态建设,开源组件引入,开源过程的安全、合规支撑等场景,介绍蚂蚁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开源治理的效率,如何通过合规科技降低开源带来的供应链风险等话题。

报告人简介:高晟,花名发散,蚂蚁集团高级技术专家,开源合规平台和内部程序分析平台负责人,前源伞科技联合创始人。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何征宇

简介:何征宇,研究员,蚂蚁可信原生技术部与计算智能技术部负责人,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毕业后加入谷歌内核组工作,主要创立和领导了gVisor项目。入选2019年创新长期,2021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2.论坛主席:边思康

简介:边思康,花名边澄,蚂蚁集团技术战略发展部资深专家,开源办公室执行负责人,负责蚂蚁开源的设计、统筹、治理、洞察等工作。ex-Square,ex-Microsoft软件工程师,UC Berkeley Haas MBA。

开放原子开源创新发展论坛

论坛主席:

何均宏

论坛摘要:

当前,开源已覆盖软件开发的全域场景,正在构建新的软件技术创新体系,开源开辟了产业竞争新赛道,基于全球开发者众研众用众创的开源生态正加速形成,开源促进社会融合创新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系统性打造信息产业和工业开源开放框架,探索开源创新发展模式,提升行业协作效率。开放原子开源创新发展论坛将聚焦于基金会的明星开源项目运营、开源社区生态打造、开源合规治理体系等方面,拟邀请部委领导、院士专家、开源机构、知名企业、顶尖开发者等开源各方,分享我国开源生态建设成果及经验,希望能为开源项目匹配更多的应用场景,为开源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实践案例。

论坛内容:

何均宏:openDACS论坛简介

何均宏:openDACS:共建、共享开源EDA工具链

杨 帆:openDACS:高校课程计划和大纲

刘宇航、刘湘雪:openDACS:全国硬件双创大赛&高校英才计划

报告嘉宾:

1.报告人:何均宏

摘要:

一、芯片及EDA产业发展趋势。共同讨论《欧盟2030数字指南-决胜2nm和芯片自主》、SemiInsights对TSMC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分析、Analysys Mason白皮书《中国半导体自主时代即1将来临》

二、openDACS:开源EDA发展背景和思路。主要介绍:1、国家-协会-开源基金会,三种典型产业生态模式;开源ISA+EDA对芯片R&D周期、芯片种类&数量的影响;2、openDACS开源思路和“openDACS的2021-2026发展规划”。

报告人简介:openDACS开源EDA工具链联合发起人;openX开源基础理论与技术社区发起人;鲲鹏CPU芯片、昇腾AI加速芯片、欧拉OS、高斯DB、MindSpore AI基础软件框架设计师;ChinaNet全国互联网骨干网、骨干路由器设计师;EU IST B3G Research Project:Focus on SON、SSON and RON Design;15项中国、美国技术专利发明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工业软件负责人;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首席开源运营专家;2020-2024年CCF TCI专业委员会执委;2021-2025年CCF DAC专业委员会执委;2021-2025年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执委。

2.报告人:杨帆、王婧

报告人简介:杨帆,openDACS工作委员会委员,兼物理设计&建模验证SIG组长、openDACS教育WG组长,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已在本领域的权威国际期刊和会议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CAS I、IEEE Transactions on CAD、IEEE Transactions on VLSI、IEEE/ACM DAC、FPGA、ICML等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2012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2018年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最佳论文奖,获DAC’2014,ASPDAC’2017, DAC’2017最佳论文提名。

3.报告人:刘宇航、刘湘雪

摘要:中国硬件创新创客大赛始于2015年,由深圳华秋电子有限公司主办,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七届。赛事范围覆盖华南、华东、华北三大地区,超10个省市区域,大赛影响了超过45万工程师群体,吸引了35000多名硬创先锋报名参加线上线下培训会,并成功聚集了400多家生态合作伙伴,与500多家顶级投资机构建立合作。过往七届赛事110家总决赛晋级企业中,有97家获得融资,融资金额突破105亿,获2轮及以上融资的企业占比达52%。

报告人简介:刘湘雪,深圳华秋电子有限公司企划经理,主要负责中国硬件创新创客大赛统筹执行工作。

论坛主席:何均宏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木兰开源社区论坛

论坛主席

杨丽蕴

论坛摘要:

木兰开源社区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云计算和大数据开源社区生态系统”的核心成果,是国内建成的第一个使用中文作为社区交流语言的综合性开源社区,已公开发布木兰宽松许可证,木兰公共许可证,木兰白玉兰开放数据许可协议,得到业绩一致认可。本论坛采用产学研用投多方圆桌讨论形式,拟邀请了多位学术界知名学者、产业界资深技术骨干、地方招商及投融资届人士,共同就开源项目如何运营与成长,开源之路的选择与误区,开源投融资届动态与方向,以及木兰开源社区的发展与规划等进行深入讨论。

论坛内容:

杨丽蕴:开幕致辞,木兰开源社区介绍

耿 航:木兰开源社区发展报告2022

杨成立:SRS产品介绍及社区发展

朱小杰:Piflow产品介绍及社区发展

顾业鸣:OpenDigger产品介绍及社区发展

木兰TOC大聚会:陈绪、单致豪、金耀辉、李永乐、王庆、王涛、王伟、王旭、杨丽蕴、周明辉

报告嘉宾:

1.报告人:杨丽蕴

摘要:“木兰开源社区”建立于2019年8月,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云计算和大数据开源社区生态系统”的成果之一,是一个为您的开发生活提供支撑的平台。旨在促进开源领域的交流,加强企业和行业用户之间的沟通,推进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利用开源软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从开源学习到商业代码托管,您可以从众多的云计算大数据开源开发项目中进行开发学习、主持和审查代码、管理项目和构建软件。

报告人简介:杨丽蕴,高级工程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云计算研究室主任,中国开源云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工信部海峡两岸云计算分论坛大陆召集人,全国信标委云计算标准工作组秘书处负责人。长期从事信息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主导和参与20余项云计算等领域国家标准和开源团体标准。是国内自主木兰开源社区建设和木兰开源许可证的核心发起人和主导人之一,长期从事开源社区建设运营、标准化及技术研究等工作。发表和主导编写10余篇学术论文、白皮书和研究报告,曾被评为全国信标委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各1项。

2.报告人:耿航

摘要:主要分享木兰开源社区2022年阶段性成果总结,将从社区治理、活动运营、项目汇聚、项目孵化、开源规则、产业共建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报告人简介:木兰开源社区运营负责人、NextArch基金会TOC成员、SODA基金会AC成员、腾讯云TVP、腾源会导师、中国开源云联盟副秘书长、CCF开源委员会执委。目前专注于开源项目孵化,社区运营,开源教育,开源商业化等。

3.报告人:杨成立

摘要:SRS是音视频服务器领域使用最广泛的服务器,而前六年一直是个人驱动的开源项目,面临众多挑战,最近这两年不断摸索社区驱动的开源项目,在加入木兰社区后,活跃度有了很大提升,核心开发者数量和投入时间也比之前明显增多,开始逐步走上社区驱动的开源项目的发展路径了。

报告人简介:杨成立,SRS项目创始人,原阿里云RTC服务器团队负责人,10年+流媒体服务器经验,聚焦于大规模高可用流媒体服务器领域

4.报告人:朱小杰

摘要:PiFlow是一款基于分布式计算框架研发的大数据流水线处理与调度系统,实现大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分析流程化配置、运行与智能监控,提供了100+的标准化组件,支持面向领域的组件扩展,性能优越,适用于科学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场景。

报告人简介:朱小杰,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知识图谱技术与应用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领域大数据融合与管理、知识图谱构建等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十三五”信息化等多个项目。主持研发的开源大数据流水线系统PiFlow,吸引了大批中小企业、院所高校用户,支撑了科技、工业、跨境电商、数据资产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大量软件工程案例。获得数博会2021领先科技成果奖-新技术、中国开源云联盟优秀开源项目奖、开源中国最有价值开源项目、首届“中国开源科学软件创意大赛”二等奖、2019年度码云封面人物。

5.报告人:顾业鸣

摘要:OpenDigger是一个面向开源业务场景的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建模、数据服务于一体的开源领域数据分析与服务项目。

报告人简介:顾业鸣,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X-lab开放实验室成员,开源社成员,研究开源治理同时也是开源爱好者。主要活跃在前端领域,目前担任OpenDigger项目的社区经理,推动项目持续健康发展。

6.圆桌论坛:杨丽蕴、耿航、陈绪、单致豪、金耀辉、李永乐、王庆、王涛、王伟、王旭、周明辉

论坛主题:木兰开源社区圆桌论坛

论坛摘要:木兰开源社区开源项目孵化组、许可证治理运营组、地方投融资落地组等三个SIG组的工作进展情况,以及木兰社区后续规划。

论坛主席:杨丽蕴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红山开源”创新论坛

论坛主席:

何焱

论坛摘要:

本论坛聚焦战略科技领域的相关需求,以“红山开源”社区发展为例,探索战略科技领域开源众创的组织和运行模式,研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个体等参与战略科研任务和项目的方式。论坛拟邀请领域院士和知名专家共同探讨战略科技领域开源生态的构建之路。

论坛内容:

梅宏:开场致辞:战略科技领域开源现状与需求

何焱:红山开源社区发展理念与实践

毕春丽:开源与知识产权如何“共生共融”

谭郁松:麒麟操作系统的开源实践与体会

张静:红山开源明星项目分享I——试验鉴定知识图谱开源众包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赵钟:红山开源明星项目分享II——NNW风雷软件开源模式与进展

姚雯:红山开源明星项目分享III——IDRLnet飞行器开源框架

互动环节——交流提问

报告嘉宾:

1.报告人:何焱

摘要:介绍红山开源社区定位、特色及社会群智力量参与红山开源项目、创客任务和开放竞赛等活动的方式。

报告人简介:何焱,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项目部主任,红山开源社区实施与运营机构负责人;现任国家多个专业领域专家组成员、多个省市咨询委员会专家。先后获科技进步奖11项,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7项,出版著作5部,发布标准9份,发表论文60余篇;2020年度获中国航天贡献奖。

2.报告人:毕春丽

摘要:分析当前开源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最新趋势,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如何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构筑知识产权保护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报告人简介:毕春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北京科委和北京自然基金委员会专家库成员,IMT-2020(5G)知识产权工作组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通信产业标准与知识产权、开源、专利池等。主持撰写《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风险防控研究报告》白皮书等,发表专业文章多篇。

3.报告人:谭郁松

摘要:麒麟操作系统广泛服务于我国党政军重要信息系统,提升国内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累计向国际开源社区贡献数千patch,是Linux基金会成员。本次报告主要介绍麒麟团队近十年来在桌面、服务器、云平台等方面的开源实践,包括创立优麒麟开源操作系统以及在Linux、OpenStack、OpenEuler等开源社区的贡献情况,并分享在社区开发、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体会和建议。

报告人简介:谭郁松,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国产基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操作系统和云计算研究。近年来获得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4.报告人:张静

摘要:分析试验鉴定知识图谱构建特点、难点与面临的困境,系统梳理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体系;综合介绍基于CCKS、红山开源等平台开展知识图谱构建的活动,简要汇报部分代表性知识产品及应用服务;展望如何基于开源模式,提高试验鉴定领域知识图谱建设效率和效益。

报告人简介:张静,系统工程研究院研究员、副所长,长期从事体系科学、数据工程、目标识别、试验评估等领域科研工作及运用实践;专著8本、论文13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11项、软著18项,目前唯一在国际体系工程顶级会议IEEE SOSE发起并主持分组会的中国学者,主持设计研发国内首套试验鉴定知识图谱与推广应用服务。

5.报告人:赵钟

摘要:分析我国计算流体力学(CFD)领域软件发展的基础,当前的需求,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从开源路径打造自主CFD软件生态之可行性;介绍国家数值风洞工程(NNW)风雷软件框架设计,介绍以开源定制化研发为核心的国产CFD软件发展新模式;介绍软件近期开源相关进展。

报告人简介:赵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FD软件工程中心副主任,“风雷”软件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与软件研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CFD和网格生成技术、高性能计算、飞行器CFD应用。

6.报告人:姚雯

摘要:围绕数据与知识混合驱动的飞行器智能设计优化探索,介绍内嵌物理知识神经网络求解器IDRLnet、温度场高效分析预测模型与基准工具TAB、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效拓扑优化设计框架AuTONR、基于对抗机器学习的视觉外观鲁棒设计框架FCA等开源工具集的相关进展。

报告人简介:姚雯,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飞行器智能设计优化及开源项目学术带头人。长期从事飞行总体设计优化研究与软件研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飞行器总体设计与多学科优化,机器学习与近似建模,不确定性分析与可靠性优化。获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

论坛主席:何焱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Apache在中国论坛

论坛主席:

谭中意,姜 宁

论坛摘要:

Apache基金会在国内近些年发展势头相当好,有很多的企业把项目捐献给了Apache基金会,而且有不少来自中国的正式会员。本论坛将邀请Apache基金会中国区相关的项目来介绍他们的项目,包括技术架构和进展。也会邀请部分专家介绍Apache基金会的思想和治理方式,让听众了解最成功的开源社区构建的方法论--the Apache way到底是什么,一个开源项目如何能进入到Apache基金会进行孵化和毕业等过程。

论坛内容:

姜 宁:Apache在中国

严天奇:如何参与开源Apache DolphinScheduler以及功能简介

郭 强:海量数据同步利器-Apache SeaTunnel(Incubating)

陈明雨:基于Apache Doris的极速数据湖分析实践

报告嘉宾:

1.报告人:姜宁

摘要:本次演讲将结合自身的经历,回顾ASF在中国发展十五年的历史, 总结本土开发者和项目在ASF发展的经验教训, 并对未来的中国开源之路进行展望。

报告人简介:姜宁,华为开源软件管理中心技术专家,Apache软件基金会现任董事,ALC-Beijing的发起人

2.报告人:严天奇

摘要:Apache DolphinScheduler是一个分布式去中心化,易扩展的可视化DAG工作流任务调度平台。致力于解决数据处理流程中错综复杂的依赖关系,使调度系统在数据处理流程中开箱即用。我们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参与开源,以及DolphinScheduler的基础功能。

3.报告人:郭强

摘要:SeaTunnel是一个非常易用的支持海量数据实时同步的超高性能分布式数据集成平台,每天可以稳定高效同步数百亿数据,已在近百家公司生产上使用。我们将为大家介绍SeaTunnel的项目背景,架构设计,未来规划如何贡献SeaTunnel

4.报告人:陈明雨

摘要:Apache Doris是一款基于MPP架构的开源分析型数据库。依托其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和高性能算子,可以在海量数据集上提供亚秒级的交互式查询体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托数据湖技术构建其基础数据的存储架构,并利用数据湖提供的批流一体、事务隔离和数据更新能力沉淀了大量企业数据。

本次分享将介绍如何基于Apache Doris对数据湖中的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以及Doris在多源数据联邦查询方面的功能和进展,帮助听众了解Apache Doris的数据湖分析技术细节以及如何快速构建高效的查询分析体系,以及社区及未来规划。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谭中意

简介:CCF开源推进委员会常务委员,《开源创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重构》编者之一。

2.论坛主席:姜宁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开源云原生与行业应用论坛

论坛主席:

蒋涛

论坛摘要:

当前,我们正身处于云原生时代——容器、虚拟化、DevOps等技术快速发展,将整个开发过程、开发流程带入云端;Kubernetes、微服务、Service Mesh等一系列新技术规范涌现,开发模式、开发工具、开发成果甚至开发商业模式都在迭代升级。开源与云原生如影随形、协同发展:一方面,开源以其打破技术垄断的天然优势,为云原生的快速发展扫清障碍;另一方面,云原生也为开源带来了绝佳的商业化模型,用户能够得到最新、最可靠的服务,开源项目加速向云化演进。

本论坛将采用1+2+3结构(1个全局洞察、2个代表厂商、3个热门领域),邀请6位知名开源云原生领域的贡献者、实践者,分享和探讨开源云原生项目赋能产品迭代、业务创新的最佳实践。每位嘉宾演讲30分钟,提问/讨论10分钟,将为与会者提供云原生化的应用参考。

论坛内容:

陈皓(左耳朵耗子):开源云原生技术的发展和重要性

于邦旭 :CSDN云原生改造历程

吴晟:Tracing Logging Metrics, 3 pillows collaboration and beyond

宋顺:消失的艺术:云原生中的运行时与Serverless

刘文懋:攻防驱动的开源云原生安全实践

报告嘉宾:

1.报告人:陈皓

摘要:分享开源+云原生的技术发展历程、行业应用总览

报告人简介:陈皓(左耳朵耗子),20+年的互联网和金融架构从业经验,MegaEase创始人,前阿里云资深架构师,天猫开发总监,亚马逊高级研发经理,汤森路透基础架构师和高级研发经理。经历过双11,阿里云、AWS、Amazon仓库预测、实时金融数据发布平台、大规模并行计算等项目和产品开发。有丰富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架构经验,擅长超高并发、超高性能和高可用的分布式架构。

2.报告人:于邦旭

摘要:CSDN云原生改造经验分享。

报告人简介:于邦旭,CSDN高级副总裁,主管产品团队与研发团队。曾任微博直播、微博会员技术总监,乐视云计算大数据总监,爱奇艺平台架构部主管,对IaaS、PaaS、SaaS有多年经验,主导爱奇艺自动化运维平台天工研发。

3.报告人:吴晟

摘要:分享云原生可观测性领域的观察、探索、创新。

报告人简介:吴晟,Tetrate.io创始工程师,Apache Member,Apache SkyWalking创始人,项目VP和PMC成员。Apache ShardingSphere项目联合创始人,PMC成员。Apache孵化器PMC导师,孵化器项目导师,包括Apache ECharts和DolphinScheduler。Apache APISIX PMC成员。CNCFKubeCon Program Committee成员。CNCFOpenTracing核心贡献者。Zipkin成员和贡献者。Apache Local Community北京初创成员。

4.报告人:宋顺

摘要:泛在计算概念的提出者M. Weiser曾说,最卓越的技术是那些“消失不见的”技术。云原生架构的演化正演绎着这个趋势,Serverless正是在追求让基础设施无形化,让业务从开发到服务的过程中不再需要感知到基础设施的存在。在这个方向上,蚂蚁基础设施团队赖以成名的开源金融级分布式架构SOFA,也在和姊妹开源项目一起共同前进,通过应用运行时Layotto、镜像加速Nydus等,共同推进着云原生架构的Serverless化。

报告人简介:宋顺,蚂蚁集团高级技术专家,Apollo Config PMC。在微服务架构、分布式计算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2019年加入蚂蚁集团,目前专注于云原生和微服务方向,如Service Mesh、Serverless、Application Runtime等。毕业于复旦大学软件工程系,曾就职于大众点评、携程,负责后台系统、中间件等研发工作。

5.报告人:刘文懋

摘要:分享开源云原生安全领域的整体观察与实战。

报告人简介:刘文懋,博士,高级工程师,星云实验室负责人,清华大学博士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会(CCF)理事,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人才标准认证工作组专家,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理事。云安全联盟云安全服务管理工作组联合主席。研究方向为云计算安全、物联网安全和5G安全等,关注人工智能和数据安全。发表著作《软件定义安全》、《云原生安全》,专利30余项;承担多个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子)课题,参与云安全方向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担任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广州大学的企业导师。

 

中国开源先锋人物志论坛

论坛主席:

江 波,赵生宇

论坛摘要:

SegmentFault思否已联合开源社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开源先锋33人之“心”尖上的开源人物》评选,他们当中既有开源项目开发者,有开源商业领军者,为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开源布道师和开源治理先锋人物。生动的漫画人物、如“米其林”般的精心推荐,让历年的开源先锋在大家心中留下了鲜活的印象,作为表率鼓舞着一批批新人步入开源的殿堂与集市。

2022年初,《中国开源码力榜》横空出世,来自X-Lab的OpenDigger团队筛选出了2021全年GitHub影响力排名前1万的账号,并结合其协作影响力及其他信息进行排名,甄选了排名前99位的中国开发者,并联合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共同权威发布。

一边是“心”尖上的开源先锋人物,一边是数据分析下的“活跃开源开发者”,他们之间将会产生怎样的碰撞?他们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小故事?CCF中国开源大会·中国开源先锋人物志与你共同揭晓。

论坛内容:

江波、赵生宇:Welcome:心尖上的开源人物

王伟:故事会:带领更多高校学生走进开源的世界

刘于瑜:故事会:fCC让开源教育普惠更多人

适兕、姜宁、耿航、江波:圆桌故事:开源文化

陈梓立、鲁飞、刘于瑜、庄表伟:圆桌故事:走进开源、参与开源

陈于思(召集中):圆桌故事:从开源社区到开源商业

报告嘉宾:

1.报告人:王伟

摘要:X-lab开放实验室是一个聚焦于开源研究与开源产业开放式创新的共同体。从2017年发展至今,从实验室已经走出多位能够独立从事开源研究、开源治理、社区数字化运营等业务场景的开源贡献者。本报告通过介绍这些从大学阶段就开始投身于开源社区贡献的人和故事,总结在开源人陪培养方面的经验,特别是用社区的方式来运营一个高校的学术科研团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报告人简介:王伟,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教育教学部主任;美国Wisconsin大学Madison分校作高级访问学者,美国Florida大学作CSC访问学者;CCF高级会员,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openX研究组组长、木兰开源社区TOC委员、开源社理事;研究方向为计算教育学、开源数字生态学。2021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2.报告人:Miya刘于瑜

摘要:fCC让开源教育普惠更多人

报告人简介:Miya刘于瑜,生活观察家、生命体验家,喜欢和通过大大小小的行动给世界带来美好改变的人们协作,目前关注教育公益、社会创新、青年发展。freeCodeCamp中文社区大使、终身贡献者,ChangemakerXchange Fellow。2021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3.圆桌故事:适兕(策划人)、姜宁、耿航、江波

主题:圆桌故事:开源文化

圆桌嘉宾:

适兕:作家,开源之道主创,Linux基金会APAC开源布道者,Apache local community Beijing成员。2020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姜宁:Apache软件基金会董事、Apache Local Community(ALC)Beijing的发起人,现任华为开源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前红帽软件首席软件工程师,有十五年以上企业级开源中间件开发经验,有丰富的Java开发和使用经验,函数式编程爱好者。2020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耿航:现为NextArch基金会TOC成员,木兰开源社区运营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首批执行委员,SODA基金会AC成员、Ceph基金会大使、中国开源云联盟副秘书长、腾源会导师、腾讯云TVP。目前主要致力于开源项目孵化、开源标准化、开源教育、开源治理、开源商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动工作。2021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圆桌主持人:江波:SegmentFault思否COO,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首批执行委员,开源社2022年度理事、执行长,《中国开源先锋33人之“心”尖上的开源人物》和《中国开源码力榜》年度评选发起人。

4.圆桌论坛:陈梓立、鲁飞、刘于瑜、庄表伟

主题:圆桌故事:走进开源、参与开源

圆桌嘉宾:

陈梓立:社区ID:Tison,夜天之书作者、Engula社区、Apache Flink committer、Apache Curator PMC。2021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并上榜“中国开源码力榜”。

鲁飞:GitHub:sy-records,网名沈唁,Swoole、Hyperf、PHP、Docsify等多个开源项目官方开发组成员。Simps创始人,PHP首个支持MQTT 5.0协议解析类库作者。阿里云专家博主,开源电子书籍《开源指北》编写成员。长期活跃于开源社区,2021年上榜“中国开源码力榜”。

Miya刘于瑜:生活观察家、生命体验家,喜欢和通过大大小小的行动给世界带来美好改变的人们协作,目前关注教育公益、社会创新、青年发展。freeCodeCamp中文社区大使、终身贡献者,ChangemakerXchange Fellow。2021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圆桌主持人:庄表伟:开源社理事、华为开源管理中心专家,《中国开源先锋33人之“心”尖上的开源人物》和《中国开源码力榜》年度评选发起人。

5.圆桌论坛:陈于思,更多嘉宾召集中

主题:圆桌故事:开源商业

陈于思:GGV纪源资本投资副总裁,专注于企业服务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投资项目包括Jina.ai、PingCap、Authing、探迹、摩尔线程、爱芯等。加入GGV之前:陈于思在平安集团科技战略部门担任战略总监,负责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科技领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投资工作。在平安集团之前,他曾在麦肯锡担任咨询顾问,负责国内外高科技、半导体、消费电子企业的战略咨询以及数字化转型工作。陈于思还曾在苹果公司担任工程师,以及在全世界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公司应用材料担任研发科学家。2021年被SegmentFault思否和开源社评为“中国开源先锋33人”。

——技术论坛——

人工智能开源社区论坛-开源助力多领域AI生态发展

论坛主席:

余跃

论坛摘要:

近年来,在国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底座,开源开放是驱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基于人工智能软硬件基础设施,打造的人工智能基础性开源社区可以有效的提炼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科研成果,进而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快速发展。本论坛将围绕“开源社区助力多领域AI生态发展”主题,设置报告和研讨环节,邀请人工智能开源领域顶级技术专家与优秀开源项目开发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开源实践经验,讨论社区如何有效支撑AI开源项目发展,助力多领域AI生态繁荣。

论坛内容

石 川:图神经网络的设计空间与开源实践

董 豪:跨平台开发框架TensorLayerX

刘其文:飞桨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生态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黄之鹏:启智OpenI社区的AI异构统一编程接口的开源生态构建

霍龙社:CubeAI智立方开源实践

徐春香:AiForge—人工智能开源协作平台

杨 轩:LF AI & DATA的全球开源社区以及中国社区发展展望

报告嘉宾:

1.报告人:石川

摘要: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如何将神经网络应用到到图数据上,形成了图神经网络的研究热潮。图神经网络不仅成为人工智能的热点技术方向,而且广泛应用在电商、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虽然提出了很多图神经网络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一些棘手问题:如何针对具体问题设计和选择合适的网络架构,如何为科研和工程人员提供可用的最新模型。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图神经网络的设计空间方面的工作,为图神经网络的自动化奠定基础。另外,将介绍我们设计的两个开源库:异质图神经网络算法库OpenHGNN和图神经网络算法库GammaGL。

报告人简介: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智能通信软件与多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CF A类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中英文专著五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美团等公司。获得ADMA2011/ AMDA2018最佳论文奖和WWW2019最佳论文候选。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包括北京市和CCF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和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和师德先锋等称号。

2.报告人:董豪

摘要:如今,行业内AI硬件和开发框架都越来越多,很多开发者开始发现,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越来越像。工具随着行业的发展形成统一的规范,开发者们将更容易得到便利。多后端深度学习框架TensorLayerX兼容TensorFlow、Pytorch、PaddlePaddle、MindSpore等国内外主流深度学习计算引擎作为计算后端,用户可以在各类操作系统和AI硬件上使用相同的代码进行开发。

报告人简介:现任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于2019年8月正式加入中心。董豪博士在NeurIPS、ICLR、ICCV、ECCV等顶级国际会议和期刊中发表多篇论文,获得ACM MM最佳开源软件奖。董博士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主持国家重大项目。

3.报告人:刘其文

摘要:本报告介绍AI开源的国内外现状,剖析AI领域开源开放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飞桨(PaddlePaddle)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的关键技术与开源实践,分享我国开源开放平台的生态建设思路和未来构想。

报告人简介:2011年加入百度,先后从事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算法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研发工作,现任百度飞桨高级技术经理,致力于把飞桨打造成国内人工智能产业落地必备的操作系统。

4.报告人:黄之鹏

摘要:随着Apache TVM、LLVMMLIR等AI编译器相关的开源生态在近几年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AI开发者也逐渐从应用和框架层面专向更为底层的编译器基础设施中台。在本议题中,我们将介绍在启智OpenI社区中发起的有关AI异构硬件统一编程接口的倡议,我们如果构建植根中国的开源编译器基础设施生态,以及相关中远期规划

报告人简介:黄之鹏,华为昇腾开源生态总监,华为MindSpore开源社区运营负责人;启智OpenI社区、LFAI基金会、私密计算论坛等开源组织技术委员, OpenStack Cyborg项目创始人,带领团队深入参与ONNX, Kubeflow, Akraino等开源社区。

5.报告人:霍龙社

摘要:介绍CubeAI智立方开源软件的开发背景、总体架构和系统功能;分享开发经验,特别是在云原生微服务类软件开发方面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探讨开源之路,特别是参与OpenI启智社区开源项目孵化和合作开发的体验和收获。

报告人简介: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联通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未来网络研究部。具有三十余年电信和互联网等领域软件研发经验,曾担任多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技术负责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出版专著1部。

6.报告人:徐春香

摘要:AiForge是启智社区下的开源项目,启智AI协作平台即基于该项目搭建。AiForge提供了代码托管、数据集管理、模型管理及云脑任务等功能模块,全面支持AI开发流水线。本报告将分享AiForge的核心架构和技术体系,底层异构环境的支持;该项目如何支撑人工智能开源协作;并通过实例介绍开发者如何更好地使用该平台完成AI开发任务。

报告人简介:北京大学计算机博士,具有十余年计算机业界及学术界工作经验,曾任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所副研究员。现就职于鹏城实验室,任网络智能部生态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启智AI协作平台技术负责人。曾参与国家863、中国科学院STS、科技创新2030等重点研发项目。

7.报告人:杨轩

摘要: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LF AI & DATA基金会从几个AI开源项目扩展到接近40个不同AI领域的开源项目社区,活跃贡献者高达16,000多人,而且每年都有显著增长,是全球最大最活跃的AI开发者社区之一。中国AI社区一直都是LF AI & DATA的中坚力量,本次演讲会跟大家分享基金会的现状,以及对中国社区的未来发展对展望。

报告人简介:Linux基金会亚太总监,负责中国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边缘计算、开源安全以及开源人才发展等领域的生态发展。在软件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经验,曾在多家大型国际软件企业和组织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在企业软件、应用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以及开源社区运营和治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论坛主席:余跃

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OpenI启智开源社区运营中心主任、技术委员,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主要从事开源生态、群体智能、智能化软件开发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在CSCW、CHI、TSE、ICSE、FSE、ASE等软件工程国际重要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ACM学会优秀博士论文、OW2国际开源比赛一等奖与特等奖等奖励,作为技术负责人牵头开展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重点开源社区OpenI启智社区基础平台与生态建设。

高性能计算软件和开源生态论坛

论坛主席:

卢宇彤

论坛摘要:

高性能性能计算是国家战略支撑技术,其应用领域覆盖信息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科学研究领域,以及高端制造、工程设计、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关键工程领域。数十年来,开源软件对高性能计算技术、系统和应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坛探讨国产高性能计算软件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索按需培育发展开源软件的路径,建立国产化高性能计算开源软件社区,包括并行环境、基础软件和共性算法库、性能优化工具、领域核心应用等,促进高性能体系结构推陈出新以及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深度融合,促进构建高性能计算软件与应用的开源生态,提升我国高性能计算技术和应用整体水平,促进“产教研经政”融合发展。本论坛将围绕“高性能计算软件与开源生态”主题,采用学术界的技术前沿报告与工业界的创新应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和工业界行业专家报告,组织嘉宾进行研讨。

论坛内容:

钱德沛院士:后E级计算时代高性能计算软件的发展

莫则尧研究员:高性能计算实用效能鸿沟

杨灿群研究员:工业软件自主化的探索与实践

陈健董事长:国产超算工业软件测试验证推广服务

谢海波总监:从拥抱到推动,华为HPC开源策略与动作

吉青总监:光合组织计算生态建设进展

报告嘉宾:

1.报告人:钱德沛

摘要:首先简要回顾我国科技计划在高性能计算软件方面的持续努力,介绍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所开发的典型的应用软件。然后分析了在后E级计算时代,我国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所面临的挑战。最后结合国家超级计算基础设施运营模式的转变,讨论高性能计算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模式。

报告人简介:钱德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自1996年起曾担任国家科技计划专家,曾任高性能计算方向四个重大项目/重点专项的总体专家组组长。长期从事计算机系统结构和高性能计算系统方向研究,曾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课题、973子项目和其他科技项目数十项。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网络计算、多核/众核编程支持等。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2.报告人:莫则尧

摘要:本报告立足现代高性能计算机,面向装备数字化转型,分析高性能计算的实用效能鸿沟,探讨弥补鸿沟的对策以及开源软件可能做出的贡献。

报告人简介:莫则尧,研究员,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中物院高性能数值模拟软件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全国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博士生导师。莫则尧围绕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带领并行计算科研团队,系统地提出并行算法和并行实现技术,研制了并行自适应结构网格支撑软件框架JASMIN,实现了数值模拟从串行计算提升到数千至数万个处理器核的大规模计算,显著缩短并行程序的研制周期,计算机能力提升千倍以上,填补国内空白并与国际同步。

3.报告人:杨灿群

摘要:工业软件是工业创新与发展的基石,对于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化具有战略意义。目前工业软件的核心技术和市场均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国内随时面临“卡脖子”风险,国产工业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满足不了业界使用需求。基于国产超算平台,发展国产工业软件,构建软硬件融合的双自主体系,对于促进国产工业软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主要分享在“产学研用”模式下,为实现工业软件自主化所做的一些初步探索与实践,包括工业软件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国产工业软件的多行业协作开发,以及交叉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等,并将展示一款自主研发的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共同丰富国产工业软件生态。

报告人简介:杨灿群,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河工程副总设计师,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主任,信创海河实验室副主任,中国仿真学会CAE专委会副主任,军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承担了银河、天河超算系统等国家重点型号工程,负责软件系统的研制。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突破了高精度浮点计算软硬结合高效实现、异构并行体系结构性能优化、大规模并行复杂软件架构等关键技术,主持研制了十余套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实现了高性能计算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为我国超算首次夺得世界第一、六次蝉联世界第一做出了突出贡献。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

4.报告人:陈 健

摘要:工业软件的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任务,CAE工业仿真软件等超算类工业软件对超算算力是强需求,开源生态和“东数西算”大幅度降低超算算力成本,拉动东部科学计算、工程计算不再使用本地私有计算设备,转为使用西部高性价比的云端算力,这给了国产工业软件逆袭的绝佳机遇。本报告给出一条极低成本实现国产工业软件海量用户推广的路径,通过基于开源生态软件和技术构建的超算云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实现对上万海量工业软件用户的在线服务,针对不同算法的真实计算任务,建立一套“国产超算工业软件测试验证推广服务一体化平台”,在用户完成自身业务的同时,全自动化完成国产工业软件的测试和验证,建立用户对国产工业软件的信任,进而实现面向海量用户的快速低成本推广和服务。

报告人简介:陈健,博士,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9493)董事长,CCF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CCF高专委常委,CCF YOCSEF主席(2019-2020),TEEC清华企业家协会成员。1993-2002年于清华大学获流体力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期间在荷兰TUDelft访问学者一年;2016-2021年为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GFD全球金融博士生、日内瓦大学财富管理博士生;2002-2005年,任联想集团高性能服务器事业部方案处经理、副主任工程师;2005-2010年,任英特尔中国高性能计算架构师、资深性能优化工程师;2010年起,历任并行科技CTO、CEO、董事长。

5.报告人:谢海波

摘要:开源是贯穿HPC发展的一种主要的科研创新合作模式,对HPC软件及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开源软件已成为超算中心最主要的软件类型,尤其在科学软件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本报告介绍华为公司对HPC开源的理解,投入HPC开源的历史,介绍拥抱开源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面向未来的策略和动作。并呼吁国内广大科研工作者一起加入到开源的社区里面来,加强社区建设,形成开源软件汇聚,并与产业界一起形成“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

报告人简介:谢海波,工学博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PC产业发展总监,CCF高专委执行委员。负责华为HPC、AI与大数据计算中心等业务领域的产业发展与生态使能工作。加入华为之前,曾就职于IBM、浪潮、AMD等HPC芯片与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近二十年的HPC技术与行业经验。

6.报告人:吉 青

摘要:围绕基于异构并行的体系结构,光合组织致力于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重点用户单位等相关创新力量,共同打造安全、好用的体系结构生态。通过以先导杯竞赛、光合基金等主要途径, 异构并行的体系结构已团结开发团队近200个,开发人员近3000人,后备学生力量近5000人。下一步,我们将深耕行业和区域,加强与协会和高校的合作,促进更多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向C86异构计算平台进行适配、移植、优化,并鼓励更多行业专家借助移植优化的成果解决实际业务问题。

报告人简介:吉青博士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现任光合组织技术总监。截至2021年8月,吉青博士已发表论文近30篇,共计被引用近600次。吉青博士已成功参与20余个海内外重大科学研究项目。2013年被聘为济南市千层次创新人才,泉城特聘专家。2014年入选国家高级工程师。吉青博士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高密度计算的体系结构、应用软件、及生态建设等方面。

论坛主席:卢宇彤

简介:卢宇彤,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主任,天河二号副总设计师,国际超算ISCFellow,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专项总体组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长期从事国产高性能计算大规模并行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实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30项。多次在国际顶级超算会议SC、ISC、IPDPS上做大会主旨报告,担任IEEE TPDS副主编,以及多个重要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2019年,担任国际超算大会ISC2019大会主席,是该会议历史上首位中国学者担任大会主席。目前研究方向高性能计算与大数据AI融合系统和应用技术。

 

Jittor深度学习框架及国产生态论坛

论坛主席:

胡事民,张松海

论坛摘要:

深度学习框架是现代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和应用的软件基础支撑,自主可控的深度学习框架对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技术引领的具有重要意义。计图(Jittor)是国内首个由高校研制和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Jittor框架创新地使用了元算子融合和动态编译技术,并提出“统一计算图”的思想,使得在多种任务性能上超越国外主流平台。深度学习框架是底层硬件,即AI芯片和上层众多应用间的连接器。

在当前国产AI芯片百花齐放的现状下,如何能够将AI硬件-框架-应用快速连接,形成国产软硬件解决方案和生态,是让众多国产AI芯片快速形成生产力的关键。然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深度学习框架应具备什么样的特性、AI芯片与框架如何形成快速适配,从而服务于多种人工智能应用,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本论坛要探讨的主要问题。论坛采用学术界的技术前沿报告与工业界的创新应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学术界的知名学者和工业界行业专家报告,组织嘉宾进行研讨。

论坛内容:

梁 盾:计图深度学习框架的新进展

杨 军:企业内部开源,助力国产智能生态

曹泽文:景嘉微国产GPU发展及生态实践

傅志文:创新通用GPU助力国产化进程

高 林:基于Jittor实现的高质量数字内容生产方法

刘政宁:计图全国产AI软硬件适配与优化

Panel:如何构建国产自主AI生态(主持:张松海,嘉宾:范波、杨军、曹泽文、傅志文、高林、梁盾、刘政宁)

报告嘉宾:

1.报告人:梁盾

摘要:深度学习框架是现代人工智能算法开发和应用的软件基础支撑,自主可控的深度学习框架是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计图(Jittor)是国内首个由高校研制和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Jittor框架创新地使用了元算子融合和动态编译技术,并提出“统一计算图”的思想,使得在多种任务性能上超越国外主流平台。本次报告将介绍计图的新特性与基于计图的最新科研成果。

报告人简介:梁盾博士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室,现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助理研究员,是计图框架核心成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深度学习,高性能计算。近年来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CVPR、TOG、CVM等重要会议期刊上发表文章,曾获国际学生超算比赛冠军。

2.报告人:杨军

摘要:开源创新已经成为网信领域的发展热点与关键手段,引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尤其在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平台类软件,开源软件已经成为事实标准。中国电科十五所,作为一个服务党政军企的骨干型企业,同样面临开源创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五所主动拥抱开源,从调动个人积极性、实践企业内部开源、服务行业开源治理等多个维度,开展开源创新工作。在开展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过程中,我们关注到Jittor这一国内首个高校开源的深度学习框架,分享基于jittor的实践工作和最新进展。

报告人简介:杨军,中国电科十五所研究员,中国电科集团首席专家、多个行业技术专家组专家。曾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主要从事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长期复杂信息系统设计研制、安全可控基础软硬件产品研制应用等工作。长期关注软件开源,牵头推动电科集团的企业内部开源工作。

3.报告人:曹泽文

摘要:介绍景嘉微公司的基本情况、GPU发展历程,重点介绍JH92系列GPU产品以及在驱动程序、虚拟化软件、基础数学库、AI共性算法库、机器学习计算框架、行业应用等生态实践工作;最后介绍公司GPU未来发展规划。

报告人简介:曹泽文,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南省智能环境感知与信息处理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防科技大学指挥控制国家级优秀科研团队成员。国家部委电子基础产品领域专家,国家部委重大专项“智能计算机”论证专家、长沙市高精尖(C类)人才领跑工程省市级产业领军人才、湖南省制造业信息化专家组专家、《兵工自动化》优秀审稿人等。

4.报告人:傅志文

摘要:解读了通用GPU如何赋能AI计算,实现AI与图形在云端系统的融合创新。从自然语言处理到机器视觉,AI已经成为解决问题方法的典范,城市智能化、工业自动化、材料和医学研究,以及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各个应用领域,通用GPU加持的科学计算,已经成为以数据解决问题的典范(而不是特定应用领域),并持续创造迭代突破,加速商业化。GPU能够完美匹配各种通用并行计算,尤其是包括AI训练推理、图形渲染以及科学通用计算皆以大量可并行处理的乘加 (MAC, Multiply-Accumulation)计算为主的新兴应用的计算需求。天数智芯在国产通用GPU设计上兼容CUDA生态,支持不同的AI框架并能够广泛的支撑HPC领域的各种应用软件。

报告人简介:傅志文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工作近20年,参与和领导诸如高性能计算调度器、大数据解决方案、通用人工智能平台等产品、项目的研发和客户支持。现任天数智芯高级技术专家。

5.报告人:高林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和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工业界对数字内容的需求更加迫切。如何高效的生成高质量的数字内容变的尤为重要。传统的方法往往需要非常专业的工具以及使用相应工具的技能,或者需要价格高昂的硬件设备。这都意味着传统的数字内容生产需要高昂的用户交互成本和设备成本。为了降低数字内容生产的成本,提高数字内容生产的质量,研究基于深度学习范式的智能化方法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分享基于Jittor实现的数字化人与物的智能内容生产方法,包括数字人体视频合成、数字人脸肖像编辑与合成、三维数字模型合成和神经辐射场的编辑。

报告人简介:高林,CCF高级会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副研究员,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在ACM SIGGRAPH\TOG, IEEE TPAMI, IEEE TVCG, CVPR等国际知名期刊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相关研究工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并被180余个国家或地区的用户所使用,获亚洲图形学会青年学者奖、CCF技术发明一等奖、CCF CAD&CG专委图形开源软件奖等奖励。

6.报告人:刘政宁

摘要:深度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国产化需求日趋旺盛。随着国产硬件芯片、操作系统、计算平台的蓬勃发展,支持全国产软硬件生态的深度学习框架也不可或缺。复杂多样的异构芯片架构的适配、大量国外AI软件生态的迁移是深度学习框架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次报告将介绍我们基于计图框架实现国产硬件适配的进展,并探索迁移国外主流框架生态,还将介绍多个全国产AI应用的适配与优化案例。

报告人简介:刘政宁于清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三维计算机视觉,与高性能计算。曾在ACM TOG、IEEE TVCG、CVM、TVCG等期刊会议上发表文章。刘政宁博士是国产深度学习框架Jittor的核心成员,现为北京非十科技技术总监,致力于AI服务与应用。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胡事民

简介:胡事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清华-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北京市可视媒体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智能信息处理和系统软件等,在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2006-2015年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国际实体造型学会执委会主席(2011-2012),现任亚洲图形学学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主编,以及CAD (Elsevier), Computer & Graphics (Elsevier)等多个国际刊物的编委。

2.论文主席:张松海

简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媒体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图像/视频处理、图形学、可视化。在ACM TOG、IEEE TVCG、IEEE TIP、IEEE TMM等期刊和ACM Siggraph、IEEE VR、IEEE CVPR等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排名第3)。

 

开源生态研究与实践论坛

论坛主席:

张宇霞,孙海龙

论坛摘要:

随着开源软件的流行,可供获取的开源软件数量与复杂性急剧增长,致使 软件系统之间由于开发者的交互、组件或模块的依赖和使用工具的共享而被关联起来,形成了复杂的开源软件生态系统。是否拥有健康生态是开源软件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本论坛拟邀请3位来自学术界和开源社区的专家分享开源生态的学术研究成果和社区实践经验,汇报15分钟,问答5分钟。最后邀请各位专家进去Panel环节共话开源生态可持续治理。本论坛服务于从事开源软件生态研究与实践的同行们了解国内外最新成果并进行交流探讨。

论坛内容:

王 伟:开源测量学:开源研究的新方法

高祥:基于程序合成的软件库自动化更新

王 涛:开源社区激励机制分析与思考

胡 星:开源软件漏洞感知与追溯

谭鑫:开源社区新手加入支持策略研究

Panel:可持续开源生态与供应链的构建与治理:熊谱翔,房春荣,王涛,范玲玲,刘波

报告嘉宾:

1.报告人:王伟

摘要:测量是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的科学所能理解到的新对象,哪个研究对象可以测量,这个研究对象也就进入了科学的范围。随着开源软件开发、开源社区治理、商业开源等这些开源领域的知识积累与发展,系统地研究开源相关的各种现象及其背后的规律成为促进开源事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本报告试图系统地提出“开源测量学”的概念与框架,特别是结合我们在“开源社区治理与运营”的数据测量实践,通过诸如活跃度、影响力、价值网络这样的应用案例,阐释“开源测量学”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同时也为开源社区与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给出若干建议。

报告人简介:王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X-lab开放实验室创始人,开源社副理事长,CCF高级会员,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委员,标准院开源治理标准体系建设专家顾问,木兰开源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开源数字生态系统、计算教育学。

2.报告人:高祥

摘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们通常依赖于第三方软件库以实现部分功能。第三方软件库的不断演化可能会引入大量的无法兼容的API改变(breaking changes)。Breaking changes的大量存在会打击客户端开发人员更新到新版软件库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客户端程序长期使用旧版本的软件库,并引发大量软件安全隐患。在本报告中,我将介绍一种基于程序合成的软件库自动化更新技术。该技术基于少数软件库更新的示例,自动化合成一个从使用旧版本库到使用新版本库的代码转换规则,并实现软件库的自动化更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软件库升级上能实现98.7%的准确率和91.5%的召回率。

报告人简介:高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程序分析、软件安全与程序合成。在CCF-A类软件工程和程序语言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PLDI、OOPSLA、ICSE、ASE、ISSTA等)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成就奖,SIGSOFT Distinguished Artifact Award。所开发的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微软智能IDE Visual Studio中,有效帮助开发人员提升开发效率。参与组织CCF-A类国际顶级会议ESEC/FSE 2022,担任国际顶级期刊(TSE、TOSEM、TDSC)审稿人,国际会议(MSR、ICSE Demo等)程序委员会成员(PC Member)。

3.报告人:王涛

摘要:开源依靠大规模社群的志愿贡献产出了高质量的软件产品,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技术创新生态。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开源项目核心成员因为不堪重负甚至想要退出项目。如何有效的保护开发者的积极性、激励开发者持续贡献,成为开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报告针对以GitHub社区捐赠的物质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分享我国开源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思考。

报告人简介:国防科技大学副研究员,计算机学院PDL实验室分布计算研究室副主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木兰开源社区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群智软件工程、开源生态研究以及开源平台的建设与实践,在TSE、CHI、MSR等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是群体化创新实践科教平台Trustie以及CCF开源创新服务平台GitLink研发负责人,为木兰开源社区、红山开源社区等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撑。

4.报告人:胡星

摘要:开源生态的构建依赖于开源软件供应链,随着开源软件的广泛使用,一旦开源软件出现安全漏洞,必将给系统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开源漏洞信息往往散落分布在各大社区,导致漏洞信息无法即时感知。同时,对于系统来说,由于缺少漏洞信息跟踪能力,使得漏洞修复具有滞后性,提升了软件被攻击的风险,为开源软件供应链的漏洞管理增加了难度。在本报告中,我将介绍如何利用孪生网络从社区(例如从缺陷报告)中来提前感知到漏洞的存在。针对开源软件供应链中代码漏洞的精准定位,将介绍基于SZZ算法的漏洞代码提交追溯技术。

报告人简介:胡星,博士,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特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软件工程,在TOSEM、ICSE、ASE和EMSE等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ICPC 2018 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担任国际级顶级期刊(TSE、EMSE)审稿人,国际会议MSR Data and Tool Showcase Track, ICSE Demo程序委员会成员。

5.报告人:谭鑫

摘要:开源社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新手的持续涌入。与此同时,新手也渴望加入开源项目,因为参与开源开发是获得真实世界软件开发知识的绝佳途径。然而,新手加入并非易事,新手会面临社会-技术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为了帮助新手加入开源项目并成功作出贡献,许多机制和策略被提出和广泛应用,例如:GitHub的good first issue机制。本次报告将针对GitHub的good first issue机制,介绍关于开源社区新手加入支持策略的研究和思考。

报告人简介:谭鑫,博士,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2021年分别于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软件存储库挖掘、实证软件工程,以及开源软件开发,对群体协作和社区成长有深入研究。已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10多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CCF A类国际会议ICSE, FSE以及CSCW上发表多篇论文。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级项目,担任FSE 2021 session chair,以及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等期刊、会议审稿人。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张宇霞

简介:张宇霞,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特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委员,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委员。2020年7月于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开源软件生态系统,软件仓库数据挖掘,实证研究等,在TOSEM、TSE、ICSE、FSE和ESEM等高水平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纵向项目,获得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等科研项目资助。担任国际顶级期刊TSE和JSEM的审稿人。

2.论坛主席:孙海龙

简介:孙海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智能软件工程、开源软件技术和分布式系统等。近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在OSDI、AAAI和ICSE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开源库、生态与供应链分析论坛

论坛主席:

何昊,黄凯锋

论坛摘要:

开源库是现代软件工程的基础设施。不同编程语言的常用开源库组成了庞大且增长迅速的生态系统(JavaScript/npm、Python/PyPI、Java/Maven、…);于此同时,现代软件系统也深度依赖开源库,组成了错综复杂的软件供应链。开源库生态的繁荣极大地提升了软件开发的效率,然而频发的安全漏洞、供应链攻击、和可持续性失败为软件工程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论坛邀请从事相关前沿研究的学者和工业界的相关专家,就前沿研究和实践给出报告,并设置专题讨论环节。本论坛为从事相关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同行提供交流最新成果和探讨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的平台,以期对相关研究和技术落地指出未来方向。

论坛内容:

高恺:深度学习软件供应链初探——以TensorFlow和PyTorch为例

何润之:Dependabot自动依赖升级机制的分析与改进

谷海桥:Java/JS/Python生态中的库迁移

范玲玲:开源软件许可证不兼容性检测浅谈开源软件生态中的许可证使用乱象

刘承威:NPM生态系统中安全漏洞的传播及其演进研究

黄凯锋:基于静态调用图的开源软件安全漏洞传播面分析与治理方法

刘 波:基于SBOM的软件供应链安全解决方案

Panel:开源生态/供应链中的重要开放性问题 :房春荣,王 涛,范玲玲,刘 波,熊谱翔

报告嘉宾:

1.报告人:高恺

摘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以TensorFlow和PyTorch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框架的出现,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以深度学习框架为核心,大量下游项目为外围的深度学习软件供应链。但是目前,我们对深度学习软件供应链的结构和特点缺乏一个基本的了解。本报告基于开源大数据,以TensorFlow和PyTorch这两个国际最流行的深度学习框架为例,构建以它们为起点的软件供应链,并从结果、应用领域和演化因素三个方面提供一组关于深度学习软件供应链的洞察。

报告人简介:高恺,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三年级博士生,导师是谢冰教授和周明辉教授。他于2019年在北京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通过分析全网软件仓库数据来改进开源软件生态和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TSE、ICSE和ICPC等国际期刊和会议上。

2.报告人:何润之

摘要:升级依赖能维护供应链安全、减轻技术债务,而这对开发者而言意味着引入不兼容变更的风险与额外的工作量。依赖升级机器人会在软件仓库中自动扫描升级的依赖,并以PR的形式代开发者升级这些依赖。尽管此类机器人近来在开源代码托管平台上愈加风靡,先前的研究却表明,开发者对机器人执行的依赖升级不甚信赖,对机器人海量的消息通知颇为烦扰。为此我们对GitHub平台上使用量最大的依赖升级机器人——Dependabot进行了探索性数据分析与用户调研,并探究了:1) Dependabot能否有效更新项目依赖?2) Dependabot的Compatibility Score机制能否增强开发者的升级信心?3) Dependabot能否有效减少对开发者的打扰?结果显示,依赖升级机器人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机器人开发者与学界的共同努力以弥补其不足。

报告人简介:何润之,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源软件社区与开源软件供应链。先前在周明辉教授的指导下参与“Java库迁移的大规模实证研究”等科研工作,其成果发表于2021年度ESEC/FSE会议。

3.报告人:谷海桥

摘要:随着开源软件(OSS)的兴起和软件包托管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选择重用现有的第三方库进行项目开发,从而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然而,在重用第三方库的过程中,当开发者无法通过升降级来解决库中存在的问题,如安全漏洞、兼容性等,就需要用另一个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第三方库来代替,这种操作被称为库迁移。库迁移的整个过程涉及到迁移对象的选择和相关代码的适配,其成本非常高昂。已有研究已经表明Java生态中的库迁移较为普遍且逐年增加,但我们对其他生态中的库迁移情况知之甚少,同时,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如何在海量提交历史中定位到库迁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鉴于Python和JS作为当下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各有其历史特点以及使用特性,本次报告将以Java/Python/JS为例,简要介绍库迁移的定位方式并浅析库迁移在三种生态之中的异同点。

报告人简介:谷海桥,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级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源软件数据挖掘。本报告涉及的部分相关工作发表于软件工程领域顶级学术会议ESEC/FSE 2021上。

4.报告人:范玲玲

摘要:开源软件许可证规定了重用、分发和修改软件等动作应遵循的条款。除了MIT、GPL等流行许可证外,还有描述更加灵活的自定义许可证,许可证多样性对许可证理解及其兼容性提出了挑战。为避免法律、金融、安全风险,在集成第三方开源模块时必须确保整体软件的许可证兼容性。本报告将介绍了一种抽取和解释开源软件许可证并检测许可证兼容性的工具LiDetector。LiDetector采用基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任意许可证文本中自动识别有意义的许可条款,并采用概率上下文无关语法来推断条款的权利和义务,在此基础上实现对整个开源软件项目的许可证兼容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LiDetector的表现优于现有方法。

报告人简介:范玲玲,南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分析与测试、软件安全分析等。近五年发表ICSE,ASE,ESEC/FSE, TSE, TOSEM, S&P, TDSC等顶级期刊或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在软件工程领域国际顶级会议ICSE上获得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2项,分别是ICSE 2018(第一作者)、ICSE 2021(第二作者)。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项。

5.报告人:刘承威

摘要:随着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软件供应链日趋复杂。为了避免重复“造轮子”,第三方库为代表的开源组件通过软件依赖被广泛纳入到软件供应链中,软件项目中的开源成分不断增加。然而,在提升开发效率的同时,这也放大了开源组件中安全漏洞的影响与危害。NPM作为软件依赖使用最广泛的开源生态之一,本次报告将以NPM为例,浅析开源组件中安全漏洞在NPM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传播及其演进过程,并介绍我们针对这类开源供应链安全的相关研究工作。

报告人简介:刘承威,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安全与分析,主要包括软件程序分析,软件度量,开源软件安全,软件供应链安全,开源治理等。报告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软件工程顶会ICSE22。

6.报告人:黄凯锋

摘要:开源软件的大范围使用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开源软件供应链生态,它给软件项目开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含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复杂的软件系统与供应链依赖网络,使得开发者在检测、评估、修复安全漏洞时都需要较大的分析与治理代价。本报告将从依赖软件的静态API调用图角度,分析开源软件安全漏洞的传播面、评估安全漏洞的使用风险,最后为开发者提供安全漏洞的修复代价与更新建议。

报告人简介:黄凯锋,2022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导师是彭鑫与陈碧欢副教授。同年在同团队任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是软件工程与开源软件供应链治理。相关研究工作发表于ASE、ESEC/FSE、ICSME、EMSE等知名软件工程国际会议和期刊上。

7.报告人:刘波

摘要:主要分享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事件分析与OpenEuler面临的挑战,介绍SBOM用途与使用场景、演进趋势等,洞察Linux基金会和微软基于SBOM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解决方案,分享openEulerSBOM工具链应用软件架构全景、数据流向图生产等,以及构建依赖解析服务,阶段性总结SBOM在openEuler开源社区实际应用效果。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何昊

简介:何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师从周明辉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解决与开源软件生态系统和开源软件供应链相关的重要问题,如生态系统演化、可持续性和供应链安全性等,已于国际知名软件工程学术会议和期刊(ICSE、ESEC/FSE、SANER、ICPC等)发表论文7篇。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个人主页https://hehao98.github.io/

2.论坛主席:黄凯锋

简介:见报告人6简介。

 

数据驱动的软件智能化开发论坛

论坛主席:

彭鑫

论坛摘要:

开源软件社区积累了大量代码、文档、开发历史等软件开发数据,同时在线软件开发论坛也积累了大量的软件开发问答信息,这些都为数据驱动的软件智能化开发提供了基础。近些年来,基于开源软件开发大数据的代码推荐与生成、软件开发问答、软件缺陷分析与修复、开发人员推荐等方面的软件智能化开发技术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也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围绕这一主题,本论坛邀请了多位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专家进行技术报告,同时围绕相关问题开展互动讨论,希望为数据驱动的软件智能化开发方面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交流研究与实践成果、了解技术发展趋势的平台。

论坛内容:

李 戈: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理解与生成

周 宇:数据驱动的代码注释自动生成初探

李青山:面向航天航空开源智能化软件自适应演化

彭鑫: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解释代码推荐

董 威:基于多样化开源资源提升软件构造智能化

楼建光:可信赖的程序生成

Panel讨论:软件智能化开发未来之路

报告嘉宾:

1.报告人:李戈

摘要:程序理解与程序生成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经典研究任务。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方法,与传统的程序分析与程序综合方法相结合,针对上述两项任务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解决方案。这也使程序理解与生成问题成为跨越“软件工程”和“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的研究热点。讲者所在研究团队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理解与生成领域的早期开拓和持续贡献团队。讲者以自身研究经历为背景,对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理解与生成方法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态进行简要阐述,并着重对当前研究和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报告人简介:李戈,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CCF软件工程专委会秘书长。长期聚焦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程序理解与程序生成”的研究,是国际上最早从事该研究并取得代表性成果的研究者,在NIPS, AAAI, IJCAI, ACL, ICSE, ASE, ICPC, TOSEM, TSE, EMSE等多个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多篇论文被国际学者认为是“首创成果”并被广泛引用。在软件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个国际会议担任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与PC。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F科技发明一等奖,北京市科技发明二等奖,中创软件人才奖,并多次获ACM杰出论文奖。科研转化成果aiXcoder为航天领域的重大工程、金融与IT领域的多家大型企业及数十万国际开发者提供服务。

2.报告人:周宇

摘要:代码注释生成旨在为代码段自动生成简洁的自然语言描述,从而促进程序理解和软件维护,深度神经网络技术(DNN)是当前代码注释生成的重要途径。报告主要介绍我们近期在基于开源软件,应用DNN技术生成代码注释的一些初步工作进展,主要包括上下文结构信息和代码语义信息的建模、注释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基于对抗样本的注释生成模型的鲁棒性提升等方面

报告人简介:周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分布式计算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软件开发、软件演化分析和验证、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等。中国计算机学会系统软件专委会、软件工程专委会执行委员,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计算机学会软件专委会副主任,江苏省软件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杂志和学术会议,如TSE,TOSEM,ICSE,FSE,中国科学,软件学报等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3.报告人:李青山

摘要:近年来,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核心工业领域高度重视开源软件的持续发展,积极推动国产开源软件的自主建设。开源环境下航空航天软件系统,通过多重依赖关系交织,已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软件供应链。然而,航空航天领域的开源建设发展刚刚起步,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航空航天领域对于软件系统可靠性要求极高,在引入开源生态之后,如何进一步保障领域软件的可靠性。因此,本报告旨在介绍一种基于软件组成成分的开源航空航天软件供应链分析方法,通过探讨航空航天开源软件的依赖构成和组件之间的供应关系,探寻高效准确的可靠性评估手段,以确保航空航天关键领域开源软件的可靠应用。

报告人简介:李青山,教授,博导,CCF杰出会员。太阳集团www0638党委书记、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所长、陕西省智能软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西电软件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教育部省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学术带头人。曾任学校发展规划处副处长/一流建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生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系统软件专委会执行委员,开源发展委员会执行委员,大数据专委会执行委员,陕西省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国产开源软件、软件体系结构、自适应软件演化、智能软件工程、大数据智能化分析技术等方向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课题、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五十余项,在ICSE、ESEC/FSE、《中国科学》、《软件学报》、《计算机学报》等CCF A类会议和软件工程顶级会议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公开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教学奖励3项。

4.报告人:彭鑫

摘要:软件开发人员经常需要通过各种代码搜索与推荐工具获得可复用的代码单元。现有的研究工作主要关注于如何提高搜索与推荐的准确性。然而,为了实现有效的代码复用,开发人员经常需要理解代码背后所蕴含的背景知识和技术决策以及代码自身所隐藏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的代码片段并对其进行适应性修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尝试对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解释代码推荐方法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代码中的概念识别和链接为可复用代码片段提供必要的解释,协助开发人员理解代码并更高效地进行代码适应性修改。本次报告将在分析问题背景的基础上介绍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报告人简介:彭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TSEM、软件学报、ESE编委,ICSME执委(2017-2020)。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系统、机器人软件工程等。研究工作获得ICSM 2011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ASE 2018/2021)、IEEE TCSE杰出论文奖(ICSME 2018/2019/2020)、IEEE TSE年度最佳论文奖(2018)。带领复旦大学CodeWisdom研究团队开展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以及软件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在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了实践应用。

5.报告人:董威

摘要:互联网上已存在包括开源社区在内的各种各样软件相关资源和数据。开源一方面为汇聚群体智慧、协同构建各类软件系统提供便利,另一方面所含大量资源可为进一步提高软件开发智能化程度提供有力支持。互联网和开源社区可以提供代码、文档等累积资源,也能够提供不同技术原理的开源工具、不同领域背景开发人员等知识来源;能够为软件开发提供历史遗留数据,也能提供有效的即时反馈数据。此外,由于软件开发是经验知识和逻辑推理紧密融合的过程,智能化开发还应将数据驱动方法和演绎推导方法有机结合。本报告结合我们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对如何将多样化资源进行汇聚与融合,以提升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生成、分析验证等活动的智能化程度进行一些探讨。

报告人简介:董威,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可信软件、智能化软件开发方法,中国计算机学会形式化方法专委会秘书长。省部级人才,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首届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霍英东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863和973课题、国防领域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相关成果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控制、自主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

6.报告人:楼建光

摘要: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CodeX和InCoder等大型模型的强大功能,自动程序生成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实现了越来越高的准确性。自动程序生成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对于一个能够在实际编程实践中应用的自动程序生成框架来说,仅仅准确性是不够的。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真正需要的是值得信赖的AI合作伙伴。对于一个自动程序生成系统,要获得用户的信任,它需要具体有健壮性,安全性,公平性,和一定程度的可解释性,等等。显然,黑盒神经模型不能轻易实现这一点。

报告人简介:博士,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多年来主要从事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交互式数据分析机器人、程序自动生成、大规模在系统智能诊断与运维等方面。多项成果在微软公司的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工作发表在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数据挖掘相关的知名国际会议(NeurIPS,ACL,AAAI,IJCAI,EMNLP,ICSE,FSE,ATC,ASE,KDD,ICDM等)。

论坛主席:彭鑫

简介:见报告人4简介。

 

智能出行开源论坛

论坛主席:

杨子江

论坛摘要:

随着汽车从单纯驾驶工具向大型移动智能终端的转换,车的核心部件由体现动力和操控的传动系统,进而转向体现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软件系统和处理器芯片。巨大的机遇下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汽车软件的复杂性。自动驾驶技术的难度不再是单点突破,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才在各个方面的努力。自动驾驶的基础技术都源于开源,开源生态建设将直接影响到汽车软件产业的发展。本论坛邀请了数位来自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知名学者,每位嘉宾演讲30分钟,探讨智能出行的技术发展及开源对产学研的价值。本论坛为从事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的同行提供一个了解国内外最新成果和交流探讨的场所。

论坛内容:

张燕咏: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感知

单云霄:无人船仿真平台

徐经纬:基于Carla仿真环境的自动驾驶测试平台

杨子江:智能出行开源项目及高校合作计划

报告嘉宾:

1.报告人:张燕咏

摘要:感知(perception)是无人驾驶系统的前端和瓶颈,其目标是利用摄像头、激光雷达、GPS等传感器,通过对其产生的数据进行学习实现对场景和车位姿的感知。 现今的无人驾驶系统面临数据爆炸、学习模型爆炸、场景爆炸以及车载算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很难实现精准、实时的感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基于多模态融合以及端边云协作的感知元模型。该元模型可以实现多种传感器的有效前融合,传感器数据与车载算力及边缘算力的动态适配,并实现跨场景的精准感知。

报告人简介:张燕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ACM中国副主席,ACM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担任美国罗格斯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计算机本科。张燕咏教授一直从事智能物联网和智能感知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获评IEEE Fellow。

2.报告人:单云霄

摘要:无人机、无人驾驶、无人船等先进的高智能系统的出现正在通过替代人类在恶劣的环境下作业变革人类的工作生活方式。无人船的出现正逐渐改变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在复杂海域执行任务的无人艇逐渐成为了学术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然而,发展无人船面临较多困难:复杂的自主航行核心算法开发难度大、如何验证开发的算法是瓶颈。无人船的测试过程希望通过实船进行测试,测试的成本和难度极高。一种更高效的测试方法是通过无人船仿真平台,可以保证多种在实船测试中难以构建的复杂场景成为可能。此外,通过设定静动态障碍物的轨迹可完成多种海上交互场景的验证。最后,仿真测试可通过动力学仿真软件模拟多种船舶运动模型和实际的航行动态,可验证算法对船舶模型的依赖程度以及其泛化能力。

报告人简介:单云霄,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后,美国罗格斯大学-武汉大学联培博士。单云霄博士长期从事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领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其中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骨干成员项目1项,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项。申请人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方向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SCI检索6篇(中科院2区以上论文3篇),EI检索14篇(第一作者4篇),申请专利10件(授权5件)。

3.报告人:徐经纬

摘要:随着硬件设备、系统软件以及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带智能部件的复杂软件系统在面向人机物融合的场景计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动驾驶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智能化软件系统,若要实现DevOps的流程自动化和持续集成,必须配有高效的自动化测试过程。与传统软件相比,自动驾驶系统因其面对的环境和智能部件的非确定性,使其在DevOps开发过程中的测试环节存在诸多挑战。真实环境下的自动驾驶系统测试面临如测试代价高和过程不可控等诸多问题,而仿真环境的调测便捷以及高度可控等优势为自动驾驶系统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可能性。基于仿真环境的自动驾驶测试并非一蹴而就,需系统性的设计和构建测试平台。该报告从目前主流的仿真环境Carla着手,介绍了一种基于Carla的自动驾驶测试平台的架构和实现。该平台支持与目前开源自动驾驶系统Apollo的互联。该平台借助人工智能等手段,可针对待测目标高效生成富有多样性且带语义信息的测试场景。同时,平台还提供了一套闭环测试框架,从动态的带反馈控制的视角支撑自动驾驶系统视觉信息获取安全性的测试。

报告人简介:徐经纬,任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智能化软件DevOps。近年重点探索包括智能化软件的质量保障、深度学习模型可解释性、以及自动驾驶仿真环境测试平台等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软件工程领域FSE、ICSE、ASE和JCST与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领域KDD、IJCAI、TKDE等国际期刊和会议中。担任ICML、NeurIPS、KDD、WWW、SIGIR、AAAI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4.报告人:杨子江

摘要:元遨OpenCarsmos是在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下成立对智能出行项目群,旨在打造自动驾驶全栈基础软件。目前包括以下项目:

1) JUNO吉光自动驾驶及机器人应用开发工具和算法社区;2) DORA自动驾驶及机器人分布式操作系统/中间件;3) ESSA车路云协同的边缘计算服务和管理平台;4) Oasis绿洲自动驾驶模拟仿真测试平台;5) EDIT EV爱迪特开源智能电动汽车设计;6) Hermes面向汽车领域NPU计算芯片的ChipletD2D互联接口标准。我们将分享这几个项目及探讨和高校对合作计划。

报告人简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可信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曾任美国西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及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访问教授。学术兼职包括IEEE国际电动车与自动驾驶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2019年IEEE国际软件测试及验证大会共同主席、2019年中国计算机协会龙星计划软件测试领域讲师等。研究领域为软件质量及安全保障。发表论文百余篇及十项美国专利,获得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ACM TODAES最佳期刊论文奖。2019年通过创办深信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成果转化,专注自动驾驶及智慧交通落地应用。深信科创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孵化,迄今完成3轮共亿元融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国家信标委人工智能分委会自动驾驶研究组副组长单位。

论坛主席:杨子江

简介:见报告人4简介。

 

——平台/教育/赛事论坛——

GitLink孵化开源项目论坛

论坛主席:

包云岗

论坛摘要:

开源已经成为全球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的一种模式,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作为创新的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开源正在推动深度信息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终端、大数据、智慧城市、区块链、量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的创新发展,是技术发展重要途径和核心动力。本论坛聚焦在GitLink孵化开源项目上,采用现场报告的方式,邀请来自于GitLink孵化开源项目的嘉宾,每位嘉宾演讲20分钟,提问/讨论10分钟。本论坛为GitLink的孵化开源项目提供一个深入交流和讨论的场所。

GitLink开源明星项目征集:(以下红色有删除线的文字都删除)

征集数量:10个开源项目(包括公开征集开源项目和专家推荐开源项目)。

参与流程:

1.GitLink开源项目作者提交报名材料;

2.GitLink孵化开源项目论坛组委会根据报名项目在GitLink网站托管项目的影响力和热度(fork数、点赞等)情况综合确定可参与论坛讲演的开源项目,并于6月21日前回复报名结果。

报名方式:

1.打开以下链接报名:

”报名表单链接”:https://www.wjx.top/vm/t2F9CHl.aspx

2. 报名表单内容如下:

1)开源项目名称*

2)开源项目简介*

3)开源项目代码库链接*

4)开源项目联系人*

5)开源项目联系人手机号*

6)开源项目联系人邮箱*

7)Gitlink孵化开源项目论坛报告题目*

8)Gitlink孵化开源项目论坛报告简介*

9)如若有推荐人,请填写推荐人姓名

报告项目正在遴选中,即将发布。联系方式:任睿(renrui@bosc.ac.cn)

GitLink开源创新论坛

论坛主席:

章文嵩

论坛摘要:

GitLink是本身开源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是产学研共建的软件工程创新平台和生态。本论坛邀请产学研的专家和GitLink平台的用户,其中三位来自产业界和两位来自学术界,分别来分享GitLink平台的总体介绍、功能、社区和未来规划,GitLink新增加功能CloudIDE与跨平台项目同步,软件版权与溯源工具重睛鸟,GitLink的软件工程工具,以及在GitLink平台上的用户实践,最后,安排圆桌会议探讨围绕GitLink如何做推动高校开源建设。

论坛内容:

章文嵩:GitLink开源创新平台建设

王兴龙:WebIDE在GitLink代码托管平台的合作实践探索

王泽林:1+1>2,OceanBase生态项目助力GitLink平台能力拓展

程 华:守卫国家开源安全防线——GitLink和重睛鸟的开源治理实践

彭鑫:基于知识图谱的软件开发问答与资源推荐

徐卫伟:LicenseRec——为GitLink平台提供开源许可证选择工具

Panel: 推动高校开源建设,主持人:王蕴博,嘉宾:边思康、程华、彭鑫、章文嵩

报告嘉宾:

1.报告人:章文嵩

摘要:GitLink平台是CCF官方指定的唯一代码托管平台,也是本身是开源的开源代码托管平台,致力于为大规模开源开放协同创新助力赋能,打造创新成果孵化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开源创新生态。本次演讲主要介绍GitLink平台现状和平台规划,以及在GitLink平台如何去探索产、学、研、用联动的开源创新模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加入GitLink平台的建设中来。

报告人简介:章文嵩博士,CCF会士、常务理事,著名开源项目LVS创始人。现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负责GitLink代码托管平台的建设和规划。曾任滴滴出行高级副总裁与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副总裁和阿里云CTO,TelTel的首席科学家与联合创始人,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

2.报告人:王兴龙

摘要:一个功能更全面,更强大的GitLink代码托管平台,对于国内的科研代码托管和整体开源社区活跃,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而企业的参与也能为GitLink带来实战层面的经验和产业侧的沉淀,助力开源发展。开发同学一般习惯于在IDE中浏览代码,因为IDE提供了的强大语言服务功能和丰富的插件能力。蚂蚁集团在目前与GitLink的一期合作中,针对在线开发体验,利用OpenSumi开源项目的轻量版能力,将IDE与GitLink平台有机结合,打造出在GitLink浏览代码、评审代码时,也能拥有和IDE一样的顺畅体验。

报告人简介:王兴龙(花名:蛋总)现就职于蚂蚁集团研发效能部,负责蚂蚁云研发平台及OpenSumi框架研发等相关建设。

3.报告人:王泽林

摘要:一个功能更全面,更强大的GitLink代码托管平台,对于国内的科研代码托管和整体开源社区活跃,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蚂蚁集团拥有多年开源社区合作经验,OceanBase自去年开源以来,秉承着回馈社区,回馈开源的思路,在目前与GitLink平台的一期合作中,针对项目入驻,社区开发等挑战,使用开源项目+业务场景沉淀的组合模式,尝试为GitLink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报告人简介:王泽林(花名:官明)蚂蚁集团OceanBase内核开发工程师,负责OceanBase内核,编译和效能工具的研发。

4.报告人:程华

摘要:本报告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介绍开源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全球主要国家的法律和技术对策;二、结合工作实践,介绍CCF GitLink和“重睛鸟”在开源治理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三、介绍基于代码溯源的软件演进过程量化分析方法,量化分析软件在各阶段的继承和改进代码比例,分析软件的主要迭代过程,总结开源软件发展规律,为当前我国发展开源软件提供参考。

报告人简介:程华,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CCF开源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信创联盟“产业成熟度工作组”组长。长期从事国产计算机系统一线研制和评测,研究成果转化为自主可控度评估、国产操作系统、服务器、桌面计算机、云计算评测等11项国军标/国标,主持研制“重睛鸟”代码溯源和安全审查平台,获党政军广泛应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项。

5.报告人:彭鑫

摘要:现代软件开发高度依赖于各种软件开发框架和开发库,因此软件开发人员经常需要学习和理解各种开发框架和开发库中所涉及的概念、原理、API及其使用方式,并处理由此带来的缺陷和异常等问题。为此,开发人员经常需要查阅大量的软件技术文档或在软件开发问答网站上寻求帮助。由于相关知识和有用的信息经常以碎片化的方式散布在很多地方,因此现有的信息检索手段经常难以帮助开发人员高效、完整地获取相关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围绕常用第三方库以及相关软件开发技术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软件开发知识挖掘,逐步构造软件开发知识图谱,并通过自动问答和资源推荐为开发人员提供知识服务。本次报告将在分析相关问题背景的基础上介绍我们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报告人简介:彭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编委,《软件学报》编委,《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编委,IEEE软件维护与演化国际会议(ICSME)执委(2017-2020)。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人机物融合泛在计算系统、机器人软件工程等。研究工作获得ICSM 2011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ASE 2018/2021)、IEEE TCSE杰出论文奖(ICSME 2018/2019/2020)、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2018)。带领复旦大学CodeWisdom研究团队开展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以及软件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在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了实践应用。

6.报告人:徐卫伟

摘要:个功能全面、强大的GitLink代码托管平台,对于国内的科研代码托管和整体开源社区活跃,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然而开发者在使用GitLink代码托管平台时,会在选择开源许可证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一方面,开源许可证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复杂的法律含义让开发者感到困惑。另一方面,开发者选择开源许可证需要综合多方面的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使其难以权衡做出最佳决策。为解决开发者在选择开源许可证过程中的困难,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开源许可证,本团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开源许可证选择工具 LicenseRec,使之与GitLink有机结合,助力开发者轻松选取合适的开源许可证——特别是木兰宽松许可证!

报告人简介:徐卫伟,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导师是周明辉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开源软件社区与开源软件供应链。曾参与“在开源项目中为新手推荐Good First Issue”等科研工作,其成果发表于2022年ICSE会议。

论坛主席:章文嵩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开源教育论坛

论坛主席:

尹 刚,毛新军

论坛摘要:

开源软件人才培养对我国培养基础学科人才、提升软件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开源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践手段、产教融合、社区参与等机制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本论坛围绕高校计算机核心课程改革、特色化软件学院建设、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开源社区产教融合等面临的共性挑战和关键问题展开研讨,围绕“大众化协同开发、大范围资源共享、持续性可信评估”的开源群体化协同机理,交流最新进展和成果,推广“基于开源、面向开源”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撑平台、教学资源,支持高校加速推进开源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升级。

论坛内容:

崔晓晖:开源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探

毛新军:开源软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认识与实践

谭志虎:基于开源软件的计算机在线实践教学探索

陈铁明:开源项目促进产教融合科教协同:以Kellect为例

张敬伟:拥抱开源促实践育人特色发展

张昱:开源驱动的编译系统教-学-研

报告嘉宾:

1.报告人:崔晓辉

摘要:开源文化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发展,逐步增多的开源项目表明,开源可推动研发速度加快、节约成本、效益最大化,是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报告将首先介绍当前热门的人工智能开源框架和数据集,并介绍这些开源项目的发展与国外大学人才培养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次介绍我国企业以及科技人员在各类开源人工智能框架的贡献,以及我国当前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开源框架应用情况。报告将进一步介绍我国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开源框架和平台的发展现状。最后通过对各框架和数据集的背景、所属组织和运营情况的分析,探讨在当前中美科技战的国际局势下,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应对策略。

报告人简介: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跨境网络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研究。近五年来,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委重点基金、国家部委前沿探索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近10项合计经费五千余万元;发表国际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获美国能源部特殊贡献奖、美国国家实验室杰出成就奖、能源部杰出导师奖以及国家部委多项奖励。研究成果被美国MSNBC新闻、美国时代自由杂志、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以及人民网、中国青年报、央广网等国内各类媒体报道。现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网络安全、大数据、情报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社会计算等。

2.报告人:毛新军

摘要:开源软件实践是近20多年来软件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它不仅产生了海量、多样和高质量的开源软件,而且展现了依托互联网、基于社区和群智的新颖软件开发思想和理念。报告分析了开源软件实践在思想、理念、资源和方法等方面给教育教学的启示,结合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开展了基于开源软件实践的若干教改和探索,包括:如何学习和利用开源软件资源、如何基于开放和社区的思想打破学校和班级的学习界限、如何运用群体化开发的方法来指导课程实践等等。报告阐述了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及成果。

报告人简介: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复杂系统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省部级人才、湖南省121人才计划、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101计划)软件工程课程建设负责人,CCF CCD软件工程教改导教班主讲老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和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的实践教学工委主任,从事软件工程方向的科学研究、教学教改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依托课程簇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开展了基于开源和群智的实践教学改革,研制了群体化学习平台LearnerHub,建设了软件工程课程学习社区,制定了软件工程课程国家规范,编写“软件工程-从理论到实践”和“软件工程实践教程-基于开源和群智的方法”二本教材,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和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3.报告人:谭志虎

摘要:报告主要介绍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近年来利用开源软件进行在线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介绍基于开源的LOGISIM虚拟仿真软件构建的从逻辑门到CPU的硬件系列课程在线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以MIPS/RISC-V五段流水CPU设计为高挑战度任务,努力打造具有高完成度、高满意度、高可用度的实践金课,课程深受学生喜爱,目前全套虚拟仿真实验上线头哥在线实训平台,为100多所学校4万余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实践。

报告人简介:博士,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承担《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基础》、《Verilog语言》、《计算机系统能力综合训练》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设有《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两门慕课课程,在头哥平台上开设有《自己动手画CPU》、《数字逻辑与设计实验》、《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三门在线实训课程、主编《计算机组成原理-微课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三部教材。先后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校三育人奖,校教学质量一等奖,课堂教学卓越奖。

4.报告人:陈铁明

摘要:开源项目为数字科技领域的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提供了项目研发协作化、应用推广开放化、人才培养多样化的新平台新渠道。本报告在梳理开源项目对推动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发展的贡献基础上,重新审视开源项目的教学和科研意义,阐述了开源项目在实验实训、科研创新、产业应用等方面的作用。报告进一步结合网络安全领域实践,提出从选题设计到研发创新、从应用实践到成果转化的开源项目产学研用创新之道,并以云边端协同的系统日志智能处理框架-Kellect为例,介绍如何进行特定专业技术领域的方向选择和项目开源框架设计,如何运用协同和共享的理念推动项目可持续创新发展,如何基于开放和应用的思想开展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孵化等开源项目教育闭环创新实践活动。

报告人简介:浙江工业大学健行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集团www0638、软件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浙江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公安部网络安全特聘专家、杭州市十大青年科技英才等。长期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已承担完成国家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近50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3本,获浙江省、中国电子学会等省部级科技奖3项。正在主持网络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浙江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建设等教学项目等,加入CCF开源发展委员会,致力于推动软件安全开源生态建设。

5.报告人:张敬伟

摘要:开源,作为一种软件发展文化,促进了领域专业人士的协同并取得了瞩目成就。开源软件和系统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一方面对国产软件发展提供了极佳借鉴经验,另一方面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深层次要求。报告一方面将围绕开源和国产软件的人才培养需求,以数据库等课程为案例,介绍openGauss、openHarmony等与课程内容的融合和教学改革工作;另一方面聚焦产教融合育人,介绍学校在产教融合上的创新工作,探讨开源实践模式和经验。

报告人简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副院长。主持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要参与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排名4)。主讲课程分别获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排名2)、广西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排名1)。主持完成4项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8篇,合著“数据结构与算法”教材1本。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大数据技术与智慧服务、推荐算法、教育大数据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9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8项;获广西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4)。

6.报告人:张昱

摘要:在当今云大物移智的智能计算时代,领域特定语言、异构硬件层出不穷。作为沟通软件与硬件的桥梁,编译系统承载着“降低编程难度、发挥硬件优势”的使命。业界亟需更多懂编程语言原理与实现的人才来构建可靠高效的智能计算系统。本报告将介绍报告人结合开源编译基础设施开展编译系统相关教、学、研的一些体会,包括将ANTLR、LLVM等引入到编译课程并打造一系列课程实验,结合开源系统的学生科创探索和学科竞赛,研究课题的选择、与业界合作开展痛点或前沿研究,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报告人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入选全国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系统专家委员会委员,CCF杰出会员、系统软件专委常务委员、教育专委常务委员,ACM中国操作系统分会秘书长、计算机科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从事编程语言及其系统方向的科学研究、教学教改和人才培养工作,近年主要研究面向AI和量子计算等新领域的编程系统、软件分析、系统优化。编写出版编译原理和程序语言理论相关的教材和配套参考书9本,翻译译著《实用编程语言理论基础》和《虚拟机—系统与进程的通用平台》。

 

开源文化与技术传播论坛

论坛主席:

李 岛,谭中意

论坛摘要:

介绍最近出版的一些跟开源相关的书籍,其中包括CCF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陆首群著《开源创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重构》以及“CCF计算机开源丛书”品牌下的《妙契同尘:开源与知识产权》《开源之道》《开源创新之路——共创、共建、共治、共享》《开源软件供应链与应用实践》《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NuttX及开发技术》等书。

论坛内容:

李 岛:计算机开源丛书介绍

谭中意:陆老新书介绍

隆云滔:开源创新之路——共创、共建、共治、共享:

陈 阳:开源之道

刘 朝:妙契同尘:开源与知识产权

武延军:开源软件供应链与应用实践

Panel:开源出版在开源发展中的作用:谭中意、隆云滔、陈阳、刘朝、武延军

报告嘉宾:

1.报告人:李岛

摘要:介绍CCF出版公司最近出版和即将出版的开源系列丛书

报告人简介:CCF出版公司(CCF PRESS)策划编辑,策划出版《妙契同尘:开源与知识产权》《开源之道》《开源创新之路——共创、共建、共治、共享》《开源软件供应链与应用实践》等书。

2.报告人:谭中意

报告人简介:CCF开源推进委员会常务委员,《开源创新: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重构》编者之一。

3.报告人:隆云滔

报告人简介: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数字经济和开源科技创新研究,担任CCF YOCSEF总部AC委员,《科技促进发展》期刊编委。

4.报告人:陈阳

报告人简介:GNOME基金会2010董事,开源社联合创始人、理事长,2016年任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秘书长,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导师。15+ IT & OSS行业经验,曾供职SUN、Oracle、微软跨国IT公司核心研发。同时也是15年开源社区长期贡献者。GNOME,Mozilla和OpenSolaris社区核心贡献者。2014年联合创办开源社,成立专案项目并持续贡献,从2016年开始,每年以中立的视角发布中国开源年度报告。中国开源年会COSCon发起人和核心组织者。

5.报告人:刘朝

报告人简介:中国科学院大学公管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系副教授,中国科技法学会人工智能法专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国际标准组织ISO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 289 Brand evaluation)注册专家,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专利委员会副主任。

6.报告人:武延军

报告人简介:中科院软件所副总工、智能软件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参与或主持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部委重点项目等多项操作系统相关课题任务。连续多年获得腾讯等知名企业项目资助。曾获中科院优秀毕业生、北京市科技新星、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50多篇,含EuroSys、ICSE、IJCAI、AAAI等国际知名会议,申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余项。中关村青联委员,中科院青联委员,全国青科协代表,国防创新特区项目专家,CCF高级会员。

论坛主席:

1.论坛主席:谭中意

简介:见报告人2简介。

2.论坛主席:李岛

简介:见报告人1简介。

 

CCF 2022中国开源优秀奖项设计及评选专题研讨会

论坛主席:

蒋涛

论坛摘要:

2022年,中国开源蓬勃发展,无论开源产品/项目、开源社区、开源组织机构、开源企业/高校,包括全力推动开源发展的个人,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主导、参与和推动力量。因此,作为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本着表彰开源年度优秀机构/团队/个人/项目,以表彰在开源研究、技术应用与实践、开源生态发展等方面,率先做出积极探索和优秀示范的先进者,以激励和吸引更多行业人士、高校学习者和爱好者投身开源,形成产学研用等全生态的开源发展。本论坛采用方案介绍与专家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先介绍初拟奖项方案,再邀请CCF相关专家成员进行设计与评选方案的讨论,最终达成年度奖项方案后期进行落地实施。

CCF开源高校行西电站:开源大咖和你一起悟开源

论坛主席:

崔笛

论坛摘要:

ChinaOSC 2022 CCF开源高校行西电站:开源大咖和你一起悟开源技术论坛将于2022年8月19日14:00-17:00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楼四区319召开。高校是国产开源重点建设的主阵地,大学生是国产开源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本论坛邀请来自学术界和开源社区的专家分享开源生态技术和社区实践经验,共话高校开源文化建设。

论坛内容:

吴敬征:认知安全:开源软件供应链实践

陈 森:软件供应链视角下的移动软件安全

高翠芸:开源:智能化软件开发的催化剂

林子熠:云原生时代的Java开源技术新发展

刘逵:软件缺陷自动修复:开源到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

耿 航:腾讯开源摘星计划培养开源贡献者的实践思考

王 庆:基于英特尔开源阐述和讨论开源历史及文化

Panel:高校学生如何参与开源(耿航,王庆,王旭,李永乐)

报告嘉宾:

1.报告人:吴敬征

摘要:开源软件供应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是开源生态技术底座。本报告面向开源软件供应链落地场景,介绍开源生态亟需应对的与日俱增的安全风险,以及开源软件投毒检测、智能安全漏洞管理、典型供应链推理等认知安全实践技术。

报告人简介:吴敬征,博士,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软件所杰出青年科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操作系统、系统安全、开源软件供应链安全、漏洞挖掘、代码分析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0余项、编写鸿蒙技术书籍2部、操作系统安全书籍1部、参与系统安全团体标准编制7项、累计向国内外安全漏洞库提交软件安全漏洞100余项。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10余项。曾荣获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科技论文一等奖、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奖、SERVICES 2018最佳论文奖、ISSRE 2021最佳实践论文奖。

2.报告人:陈森

摘要: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一方面可以突破技术壁垒、推动创新,另一方面作为软件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关系下,其面临的安全问题,如安全漏洞、知识产权等,逐渐受到重视,有效发现、防范、治理开源软件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本次报告将从软件供应链安全的视角,以移动软件安全(源代码漏洞和第三方组件漏洞)为例,探讨开源软件对移动软件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并且介绍用以缓解该安全风险的系列工作。

报告人简介:陈森,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英才副教授,特聘研究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科研助理教授和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安全与分析,包括移动安全与隐私,开源软件安全,智能软件安全,软件测试与分析。近5年,在国际高水平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CCF-A类30篇,包括顶会IEEE S&P, USENIX Security, CCS, ICSE, FSE和ASE,以及顶刊IEEE TDSC, TIFS, TSE和ACM TOSEM等,涵盖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领域所有CCF推荐的A类期刊和会议。在ICSE 2018和ICSE 2021上2次获得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获得2020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个人主页:https://sen-chen.github.io/

3.报告人:高翠芸

摘要:软件和数据开源有助于企业和开发人员提高开发效率,对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本报告将围绕着在智能化软件开发方面的开源进展,介绍开源在智能化软件开发的挑战和意义。

报告人简介:高翠芸,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期间曾在伦敦大学学院做学术访问,其后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太阳集团www0638助理教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软件工程,软件仓库挖掘,代码理解和分析,恶意软件检测等。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深圳市的科研项目等。近年来在TSE、TOSEM、ICSE、ASE等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荣获2022 ICSE杰出论文奖提名。并是多个顶级会议如ASE、FSE、SANER、ICSME等的评审委员会成员和顶级期刊如TSE、TOSEM等的审稿人。

4.报告人:林子熠

摘要:Java是一门已经诞生27年的“老”语言,但也是程序语言界的常青藤。Java能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开源,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在享受到Java的各种特性的同时也在帮助Java不断演进。阿里巴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Java用户之一,也在不断探索着Java发展的新方向,并将自己的发现和积累回馈到开源社区。本报告将介绍阿里巴巴在云原生场景下的Java快速启动技术、Java静态编译技术、Java机密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报告人简介:林子熠,阿里巴巴技术专家,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工程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访问学者,CCF系统专委会委员。专注于Java静态编译技术和静态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GraalVM开源社区的积极贡献者,著有《GraalVM与Java静态编译原理与应用》一书。

5.报告人:刘逵

摘要:程序员在审查代码和软件测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来提升软件质量,但软件缺陷仍不可避免,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然而,人工修复软件缺陷会给程序员带来很大的负担,且耗费巨大。为此,研究者们探索研究自动化的软件缺陷修复技术,以减轻程序员的负担和人工修复缺陷所需的巨额花费。本报告将介绍软件缺陷自动修复技术在开源领域取得的成果,探讨软件缺陷自动修复开源技术产业化的机遇和挑战。

报告人简介:刘逵,华为2012实验室智能化软件工程技术专家。2019年毕业于卢森堡大学,获得软件工程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智能化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包括缺陷自动定位与修复、即时缺陷预测、代码智能、软件测试、软件分析、经验软件工程等。在相关领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CCF-A类论文10篇。发表在软件工程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上的论文“Mining Fix Patterns For FindBugs Violations”连续两期为ESI高被引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两项。担任软件工程领域旗舰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和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的审稿人,多次成为软件工程领域相关会议的PC member。

6.报告人:耿航

摘要:随着开源生态在国内发展越来越繁盛,在高校推进开源教育,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开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尤为重要。面向高校和开发者人群,加强开源文化和开源技能培养,将“开源”的生态能力放大,充分培养后备力量,是社会和企业的重要课题。2022年,腾源会发布“开源摘星计划”,在实践开源人才培养层面,我们建立了多维度的参与路径和成长模式。本演讲将重点分享腾讯在开源生态建设层面的整体理念、开源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报告人简介:耿航,腾讯开源专家,木兰开源社区运营负责人,CCF开源发展委员会执行委员。

7.报告人:王庆

摘要:本报告以英特尔开源为例,介绍开源社区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从Linux开始,再到虚拟化和云计算项目,直至现如今五花八门的开源项目,涵盖Web、安卓、网络与存储、固件、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等。同时,演讲中还基于实际案例介绍开源社区形成的开源文化--包容、开放、多元、协作和发展等等。

报告人简介:王庆,英特尔云基础设施软件研发总监,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木兰开源社区技术委员会成员。

圆桌讨论:

主题:高校学生如何参与开源

摘要: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开源人才?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才?国内目前开源就业氛围如何?高校目前内部开源教育、开源课程氛围如何?本报告拟围绕高校开源文化建设进行深入探讨。

论坛主席:崔笛

太阳集团www0638助理教授,工学博士。2021年于西安交通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架构自适应与演化。近年来,在ICSE、ASE、TSE等开源领域的国内外权威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15余篇。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相关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上一篇:“CCF开源高校行西电站:开源大咖和你一起悟开源”活动顺利召开
下一篇:关于开展选聘太阳集团www06382021届毕业生担任院内科研助理工作的安排